- 韦娟;蒋晓宏;张昊;凌映茹;霍宗利;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丙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以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在5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15μg/L,定量限为50μg/L,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6.7%~102.6%、99.1%~100.4%、99.3%~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9%。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快速、灵敏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丙烯酸的含量。
2020年01期 v.3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卞疆;熊晓辉;卢一辰;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优化检测条件:用乙腈进行样品提取,选择C18固相萃取小柱和无水硫酸镁对提取样品净化后进行液质联用检测。结果经过优化后液相条件:流动相由2mmol/L的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组成,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在C18反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进样量为4μL。质谱条件:离子源采用ESI负离子,通过SRM模式对样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进行定量检测。优化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 3,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0.2~0.4μg/kg和0.66~1.32μg/kg。实际样品中添加4.0、20.0、40.0μg/kg 3个质量浓度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6.60%~98.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3%~3.41%,符合定量检测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满足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测要求。
2020年01期 v.31 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晓青;姚海波;赵怀荣;杨鹏飞;刘华良;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商陆中毒样品中商陆皂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商陆中的商陆皂苷甲和商陆皂苷乙,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溶液,流速为1.0mL/min。结果商陆皂苷甲和商陆皂苷乙在质量浓度0~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分别为36.5、96.5mg/kg。加标回收率为96.3%~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3%~0.5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商陆中毒样品中两种商陆皂苷的应急检测需要。
2020年01期 v.31 11-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德晔;吉钟山;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肺泡灌洗液中镉和锶的方法。方法调节ICP-MS使仪器处在最佳状态。考察方法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学指标优化达到要求后,将肺泡灌洗液稀释4倍后直接检测。结果该方法测定镉在0.0~5.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7,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94.52%,相对标准偏差为5.14%;测定锶在0.0~10.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4%,相对标准偏差为4.59%。样品稀释4倍后仪器可耐受至少300份样品的测试。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少,可用于肺泡灌洗液中镉和锶的检测。
2020年01期 v.31 14-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瑶;
目的研究4-氨基酚在预阳极化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方法在碱性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将碳糊电极制成预阳极化碳糊电极,研究4-氨基酚在预阳极化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并优化实验条件。结果与裸碳糊电极相比,在pH=8.44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4-氨基酚在预阳极化碳糊电极上氧化还原电流响应显著增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4-氨基酚浓度在2.5×10~(-7)~2.5×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10~(-8)mol/L,加标回收率在96.5%~103.0%。结论该方法用于模拟废水样中4-氨基酚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2020年01期 v.3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芳;王书举;郭娜;王园;
目的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探讨可吸入颗粒物(PM)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5—2006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招募6~8岁儿童1 000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人口和社会经济学特征、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信息,并每年进行1次体检,直至研究对象年满17岁;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每名儿童的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峰值呼气流量(PEF),每名受试者进行3次肺功能测试,取平均值。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探讨PM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截至2017年,共有912名研究对象完成随访,随访率91.2%。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表明,PM2.5每增加5μg/m3,FVC下降1.26%,FEV1下降1.51%,FEF下降1.39%。PM10每增加5μg/m3,FVC下降1.35%,FEV1下降1.63%,FEF下降1.43%。亚组分析表明,在暴露于二手烟的儿童中,可吸入颗粒物对肺功能影响更加显著(P值均<0.001)。结论 PM浓度与儿童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M浓度增加可导致儿童肺功能降低。
2020年01期 v.31 20-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方钦;王颖;刘仲明;王锟;郭钜旋;
目的利用ARIMA模型对广州市登革热发病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方法收集广州市2015—2018年登革热每周发病数,采用2015—2017年登革热每周发病数构建ARIMA模型,通过2018年登革热发病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情况,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拟合模型ARIMA(4,1,9),残差序列为白噪声,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为4.03,均方根误差为8.13。2018年登革热预测发病趋势与实际发病趋势较吻合。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广州市登革热的短期发病趋势,可作为预测工具。
2020年01期 v.3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素方;郑淑兰;刘新;梁丽丽;
目的探讨氯法齐明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3),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在此基础上加用氯法齐明治疗,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空洞缩小、病灶吸收及不良反应,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干扰素-"(IFN-")。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空洞缩小率和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45%、92.00%和83.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76、9.669和6.340,P值均<0.05);病灶吸收有效率达到100.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4,P<0.05);观察组治疗后VIP明显低于对照组,IFN-"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28、8.955,P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2,P>0.05)。结论氯法齐明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2020年01期 v.3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夕雷;张雷鸣;于建秀;李娜;于广亚;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与肝纤维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5例(AsCs组)、慢性乙肝患者25例(CHB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采用Luminex 200检测血清IL-35质量浓度,迈瑞i2000检测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IV C),实时定量PCR仪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I3mRNA、p35mRNA表达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与HC组[2.16(1.23~3.75)ng/mL]相比,AsCs组[2.27(2.15~4.23)ng/mL]及CHB组[3.45(3.23~5.51)ng/mL]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H=41.86,P<0.05)。与HC组(1.18±0.12,1.07±0.10)相比,AsCs组(2.33±0.25,2.56±0.24)、CHB组(3.14±0.42,3.43±0.57)患者PBMCs EBI3mRNA、p35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F=287.20、272.20,P值均<0.05);与HC组、AsCs组相比,CHB组患者血清HA、IV C、PⅢNP、LN浓度升高(F=75.37~194.10,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与ALT水平(r=0.569,P=0.003)、HBV-DNA水平(r=0.403,P=0.046)及HA(r=0.476,P=0.016)、IV C(r=0.537,P=0.006)、PⅢNP(r=0.462,P=0.020)、LN(r=0.406,P=0.044)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35浓度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01期 v.3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海琴;杨峰;乔路宽;
目的探讨长期职业性铅暴露对促炎细胞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居住在同一地区200名接触铅工作的男性为暴露组,年龄相当的无铅接触史137名男性为对照组。受试者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可溶性血管生成素受体2(Stie-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basic)]水平。结果长期接触铅的工人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血管生成因子sVEGFR-1、FGF-basi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在长期铅暴露组中,促炎细胞因子(IL-1a、IL-6、TNF-a)水平与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basic、sVEGFR-1、Stie-2)呈正相关(r=0.31~0.62,P值均<0.05)。结论长期职业性铅暴露可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浓度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2020年01期 v.3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吴新凡;徐焱;孔芳芳;张秋;贝洭能;陶钰洁;乔莹;
目的掌握苏州市姑苏区2012—2016年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苏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肿瘤发病监测数据,应用Excel、SPSS 18.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的粗发病率、中标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姑苏区2012—2016年共报告户籍新发甲状腺癌574例,粗发病率15.46/10万,中标率12.99/10万;其中男性粗发病率7.82/10万,中标率6.71/10万;女性粗发病率22.88/10万,中标率18.83/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间粗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23.24%,β=0.209,P<0.05)。男女发病高峰均出现在45~50岁年龄组。结论近年来,姑苏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需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测和防控措施,减轻甲状腺癌的疾病负担。
2020年01期 v.3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孟祥颖;石瑛;李松磊;李静;贾莉婷;
目的建立适合河南地区年龄、性别相关的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1 027名<7岁健康儿童,分婴儿组(4~12月龄,n=45)、幼儿组(1~3岁,n=190)和学龄前组(3~7岁,n=792)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双平台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学龄前组不同性别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免疫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和CD3~+CD16~+CD56~+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绝对计数CD3~+CD4~+、CD3~+CD8~+、CD3~+CD16~+CD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国内已发表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相关文献比较,相同年龄段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参考区间明显不同。结论年龄、性别影响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本研究可为建立河南省健康学龄前儿童年龄和性别相关的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提供依据。
2020年01期 v.3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明勤;吴涛;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尤瑞克林治疗,试验组予以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生活能力(mRS)评分、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后2年随访期内患者主要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0,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41、34.327、22.526、45.305,P值均<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51、20.561,P值均<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血浆ET-1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949、98.357、25.026、111.887,P值均<0.05);治疗后血浆ET-1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74、12.812,P值均<0.05)。ACI患者发生不良脑血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实验组平均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868,P<0.001)。结论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更好抑制ET-1和hsCRP的生成,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脑梗死损伤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2020年01期 v.3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浩;孟亚;徐晓霞;陈秀丽;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大学生1 353人,采用网络成瘾量表(CI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 353人网络成瘾得分为51.44±13.68,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1%;SCL-90总分为147.05±54.44,自评阳性率22.3%,10个因子中,强迫症状最高为28.0%,人际关系敏感最低为14.1%。正常、有沉迷倾向、网络成瘾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0.890~819.671,P值均<0.01),网络成瘾总分及各维度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75,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是否喜欢自己专业、家庭组合方式与网络成瘾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1)。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应采取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
2020年01期 v.3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振辉;张义堂;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5月就诊的1 200例CAP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重症CAP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结果 1 200例CAP患儿中重症130例(10.83%),病原菌阳性84例,检出率为64.62%;单一病毒感染16例(占19.05%),单一细菌感染13例(占15.48%),单一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8例(占9.52%),混合感染46例(占54.76%)。重症CAP患儿以咳嗽(96.15%)、发热(71.54%)、胸壁凹陷(68.46%)为主要临床症状;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冬季、混合感染是儿童重症CAP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而年龄>6个月、近期无感染是儿童重症CAP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重症CAP患儿以混合感染为主,男童、冬季、混合感染是儿童重症CAP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给予更多关注,以防其进展为重症CAP。
2020年01期 v.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菲;秦俊峰;王璨;
目的探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多药耐药菌(MRB)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HAP患者281例,了解患者病原菌耐药情况、MRB菌群分布情况,对HAP患者MRB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112株MRB,其中30株革兰阳性菌,82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MRB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MRB中的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发生COPD、年龄≥65岁、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合并脑血管疾病、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及机械通气患者MRB感染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脑血管疾病史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为患者MRB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现象严重,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脑血管疾病史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为其相关因素。
2020年01期 v.31 59-6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超;张永根;杨坚;
目的了解萍乡市某医院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0例,对分离出的82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0例重症感染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共40例,占66.67%)。分离出的8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5.61%,革兰阳性菌占24.39%。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较高,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均≥8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均达100.00%。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敏感度较高,对青霉素耐药率均≥80%,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均>80%。结论该院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发于下呼吸道、泌尿系统;病原菌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0年01期 v.31 61-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奇光;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氨茶碱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就诊的15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常规行特布他林治疗,试验组特布他林联合氨茶碱治疗,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运动耐力、炎症反应。结果连续治疗7d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FVC分别为(3.35±1.07)L、(2.01±0.39)L、(60.04±5.26)%,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7d后,试验组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0.96±0.36)ng/mL、(98.14±19.12)pg/mL,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6MWD)值为(289.64±35.62)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特布他林联合氨茶碱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运动耐力,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2020年01期 v.31 63-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兴;李海朋;营亮;许雷;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26种,累计报告发病14 866例,年平均发病率308.1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60.70%,肠道传染病占34.86%。发病数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发病高峰为4—6月、11—12月。发病数中幼托儿童占59.93%。结论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主要为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2020年01期 v.3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小丽;李锋;程真真;韩同武;李国伟;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度郑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郑州市流感监测网络2016—2018年度报告流感样病例(ILI)、流感病毒病原学和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度,郑州市共报告ILI病例62 509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2.03%,不同年度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97,P<0.001)。各年度10月—次年3月(流行季节)ILI%均高于4—9月(非流行季节)(χ2值分别为42.109、65.114、3 666.001,P值均<0.05),0~4岁组ILI病例构成比(60.89%)最高,IIL%发热门诊(34.23%)最高,不同监测科室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 177.636,P<0.001)。共采集ILI病例咽拭子标本3 92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895份,检出率为22.80%,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66,P<0.001)。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17.55%)高于B型(5.22%)(χ2=295.708,P<0.001)。5~14岁组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3.8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7,P<0.001)。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8起,核实7起,排除1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郑州市流感流行呈季节性,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应重点关注学校流感防控工作,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2020年01期 v.3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晓晓;徐晓华;宋玉芳;欧阳乐;张雪萍;禹梦洋;
目的了解长兴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报告发生情况,评价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长兴县AEFI报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兴县2015-2018年报告AEFI病例299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8.44/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一般反应占86.62%,异常反应占12.71%,偶合症占0.67%。AEFI各项监测指标完成率均为100.00%。报告发生率较高月份为5月(72.21/10万)、6月(56.03/10万),不同月份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6,P<0.01)。全县各辖区均有AEFI病例报告,报告发生率最高为吕山乡(97.14/10万),不同地区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男女比为0.941,≤1岁组病例占69.90%。接种疫苗后24h内发生占70.90%,24~48h内占21.07%。涉及AEFI报告疫苗29种,报告发生率最高为DTaP-IPV-Hib五联疫苗(177.37/10万),不同疫苗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62,P<0.01)。结论长兴县AEFI病例监测工作质量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分析监测数据,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
2020年01期 v.31 70-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彦君;管芳;杨晓炜;
目的了解大理州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理州2009-2018年麻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8年累计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82例,年均发病率为5.16/10万,除2010年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年均有麻疹发病,不同年度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3,P<0.01)。3-5月病例数占63.19%,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3岁组(婴幼儿)和15~58岁组(成人)为主,分别占49.45%、44.51%,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占52.20%。除漾濞县外,其余县市均有麻疹发病,发病率前3位的是云龙县(11.16/10万)、大理市(9.38/10万)、宾川县(6.25/10万)。182例病例中,无免疫史和不详占78.02%。结论大理州存在大量易感或免疫空白人群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在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
2020年01期 v.3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贺玉川;胡金妹;何义林;
目的掌握泰州市在校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隔离时间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州市缺课监测点上报的信息,整理后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年2月—2019年6月共上报因流行性腮腺炎缺课3 051人,隔离天数≥5d、≥9d分别占33.9%和11.3%。隔离天数P5、P10、P25、P50、P75、P90、P95分别为1、1、1、3、5、9、11d。2011—2014年、2016—2019年隔离天数均呈上升趋势(τ值均为0.168,P值均<0.001)。所辖市(区)P50为1~7d,高港区最短,兴化市最长。不同类型学校隔离天数P50为1~11d,≥5d占16.7%~97.1%,≥9d占9.9%~70.6%,高中最短,职高最长。隔离天数中,幼儿园男生长于女生、职高女生长于男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69、-2.674,P值分别为0.009、0.008)。结论泰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缺课管理逐年规范。大多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隔离天数较中国、美国建议的短,在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不够高的情形下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事件。
2020年01期 v.3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红玲;王书萍;黄鹏娜;韦艳飞;张伟伟;
目的了解临颍县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8年临颍县丙肝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8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4 8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0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县15个乡镇每年均有报告病例,不同乡镇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 062.720,P <0.01)。病例报告季节性分布不明显(M=0.09<0.3)。女性发病率(49.09/10万)高于男性(38.99/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占发病总数的86.22%;病例主要为农民。结论临颍县丙肝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近3年已上升到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首位,防控丙肝刻不容缓。
2020年01期 v.3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舒;吴涛;邢瑞婷;刘海波;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整理2014-2018年乙肝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累计报告乙肝1 030例,占病毒性肝炎的67.63%,发病率波动在17.73/10万~24.09/10万,年均为19.4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2,P<0.0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没有明显季节分布特征。男女比为2.091,发病率男性(25.80/10万)高于女性(12.7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35,P <0.01);40~59岁中年人占48.93%;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为农民、家庭及待业、离退人员,分别占33.59%、17.09%、14.47%。全区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区病例数相对较多,发病率最高的乡镇/街道为蒲洼乡(50.42/10万),最低为佛子庄乡(7.98/10万)。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儿童乙肝防控成效显著,除继续加强新生儿及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外,还应针对男性青壮年,尤其是农民等重点人群,做好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工作。
2020年01期 v.3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媛媛;余宁乐;王进;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癌的病因概率。方法对1例甲状腺癌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史、临床表现及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依据《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97—2017和《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GB/T16149—2012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法,推断其病因概率。结果该例甲状腺癌的95%可信限上限病因概率为28%,不能诊断为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结论病因概率分析显示,该患者的受照剂量及发病潜伏期对病因概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01期 v.31 82-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林;高胜海;
目的通过调查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控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今后的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采用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对该幼儿园患病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有患病儿童采集咽拭子、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8年5月9-17日共报告17例病例,涉及4个班,罹患率为8.17%;患儿年龄3~6岁,4岁占58.82%(10例)。4个班分别确诊9、5、2、1例,罹患率分别为23.08%、13.16%、6.45%、2.78%。男8例、女9例,罹患率分别为7.41%、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月10—12日为发病高峰,报告13例,占76.47%。17例病例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CoxA6阳性,无症状儿童中咽拭子、肛拭子CoxA6阳性率均为36.51%。结论幼托机构易出现手足口病暴发,应加强传染病防控,防止跨班级的传播链形成。
2020年01期 v.3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菲飞;
目的了解无锡市梁溪区主要慢性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过早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2—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统计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并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分析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8年梁溪区主要慢性病死亡30 279人,粗死亡率以年均2.71%的速度上升(P<0.05),标化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值均<0.01)。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2012年为10.50%,2018年为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梁溪区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但标化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趋势,早死概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2020年01期 v.3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小琴;朱勇;
目的探讨噪声对血胆固醇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值(4 000Hz)为噪声接触水平的特异性暴露指标,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血胆固醇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71名噪声岗位员工中,血清胆固醇均值为(4.84±0.92)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33.22%。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80,P<0.001),以40~岁组患病率最高,为42.33%;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454);BMI指数异常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6,P<0.001);吸烟组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8,P=0.005);饮酒与不饮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P=0.113);高频听损组高于无高频听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P=0.018);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9,P<0.001),其中工龄>10年组最高,为40.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4,95%CI:1.13~1.58)、BMI指数(OR=1.38,95%CI:1.07~1.79)、工龄(OR=1.41,95%CI:1.06~1.88)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高频听损对血胆固醇浓度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噪声在职业接触噪声人群中并不是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0年01期 v.3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森;王华洪;梁松荣;杜国强;李爱莲;莫光洲;陈志锋;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就诊的ACS合并MS患者(观察组)与未合并有MS的ACS患者(ACS组)各60例。对两组生化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 1(ApoA 1)、脂蛋白a[L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钙蛋白T(CTn-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尿素氮(BUN)、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ACS组,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双支血管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UA、TG、LDL-C、ApoB、Cr、BUN、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K-MB、餐后2h血糖、FBG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CS合并M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活跃,易累及冠状动脉,可将hsCRP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2020年01期 v.31 92-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祁军;
目的掌握海州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基数,为下阶段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工作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幼儿园大班到高三共2 771名儿童青少年开展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共检出1 669人近视,近视率为60.30%,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分别为19.88%、38.86%、79.89%、92.90%、79.28%。男生近视率为56.28%,女生近视率6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26,P<0.05)。高中近视率(92.90%)高于同年龄段职高(79.28%),小学六年级(59.72%)低于初一(7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088、13.733,P值均<0.05)。小学和高中阶段近视率均随年级呈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33.020、5.006,P值均<0.05),初中阶段上升趋势不明显(χ~2趋势=3.269,P>0.05)。轻、中、重度近视构成比分别为47.03%、39.84%、13.12%。幼儿园(96.88%)、小学(73.88%)以轻度近视为主,初中轻度(43.76%)、中度(43.76%)持平,高中(49.33%)和职高(53.27%)以中度为主。小学、初中、高中3学段近视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18,P<0.05)。结论海州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已刻不容缓。
2020年01期 v.31 99-10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过燕;夏冰洋;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7年对滨湖区48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儿童龋病流行特征。结果共调查3~6岁学龄前儿童21 589人,总患龋率为38.78%,龋均为4.25颗,充填率为3.06%。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趋势=905.624,P<0.05),学龄前儿童龋均数和充填率均以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899.366、69.790,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和充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公办园儿童患龋率(41.57%)、龋齿充填率(3.24%)均高于民办园(35.12%、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4.76,P值均<0.05)。城市儿童患龋率(36.30%)低于乡村儿童(42.41%),龋齿充填率(3.95%)高于乡村儿童(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6、112.672,P值均<0.01)。结论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偏低,尤其是乡村地区,应加强龋病早期防治及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2020年01期 v.31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多;
目的探讨营养门诊综合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孕期营养门诊进行规范化干预的148例GDM孕妇与127例在其他围产保健机构首次确诊为GDM的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确诊GDM孕妇干预组经2周规范化综合干预后,血糖控制正常120例(81.08%),对照组控制正常54例(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4例(2.70%),羊水过多1例(0.67%),早产5例(3.38%),胎膜早破1例(0.67%);对照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11例(7.0%),羊水过多7例(5.51%),早产13例(8.28%),胎膜早破9例(7.09%);干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6例(4.05%),胎儿宫内窘迫3例(2.03%),低出生体重4例(2.70%);对照组巨大儿16例(12.60%),胎儿宫内窘迫9例(7.09%),低出生体重9例(7.09%);干预组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规范化综合干预能明显控制GDM的血糖,降低发病率,改善围产期结局,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2020年01期 v.31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倩;
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9年住院患者5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前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n=236),2018年1月—2019年9月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n=279),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病原菌构成比,及集束化措施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分别为14.7%、19.7%;对照组分别为25.0%、30.1%,感染部位均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分别占11.1%、18.2%;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下呼吸道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均以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为主,且观察组以上3种病原菌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间隔离、床旁配备手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性、隔离衣依从性、诊疗物品专用、环境卫生消毒及院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1期 v.31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静;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联合自我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认知重建与自我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康复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际随访56例,对照组实际随访54例。干预前,两组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总分高于对照组(35.24±5.20vs.30.24±5.42,50.12±7.21vs.42.45±6.12,85.36±10.12vs.72.69±8.54)(t值分别为4.938、6.005、7.084,P值均<0.05,);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患肢功能、社会角色、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总分高于对照组(16.12±3.24vs.13.54±2.42,12.45±2.15vs.9.32±1.24,8.45±1.12vs.6.35±0.85,14.35±2.33vs.12.32±1.45,102.45±14.36vs.76.12±9.36)(t值分别为4.718、9.308、11.047、5.463、11.348,P值均<0.01);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83.33%)(χ2=5.238,P<0.05)。结论认知重建联合自我护理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自我效能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0年01期 v.3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潇;
目的了解北京市天坛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促进政策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天坛地区753名居民开展健康素养水平调查。结果天坛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9%。基本知识和理念水平为47.3%,健康基本技能水平为42.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最低27.1%。安全与急救水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水平、基本医疗水平分别为68.3%,59.0%、43.7%、39.7%、36.4%、22.8%。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天坛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天坛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北京市城市居民水平,但不同特征人群的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素养提升工作。
2020年01期 v.31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玉妹;方小群;汪秋艳;刘惠芳;罗慧;杨玉金;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门诊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7—9月就诊的脑卒中病例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门诊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测量定(SS-QO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1年内再次入院率为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康复护理门诊延续护理利于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
2020年01期 v.3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