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论著

  • 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陶然;周金意;张永青;苏健;吕淑荣;覃玉;杨婕;潘晓群;武鸣;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2015年01期 v.2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2010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

    韩仁强;武鸣;俞浩;罗鹏飞;周金意;

    目的了解2010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根据2010年江苏省2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按城乡和性别分层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 2010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发病率(0~74岁)分别为264.22/10万、137.27/10万、181.15/10万、21.32%;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死亡率(0~74岁)分别为183.08/10万、88.58/10万、120.92/10万、13.62%。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等是江苏省居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肿瘤死因。结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仍是严重危害江苏省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肺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等癌种的疾病负担持续加重,应继续加强综合防制工作。

    2015年01期 v.2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区水、沉积物砷含量及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

    石青;李明健;熊培生;周素华;陈致泽;

    目的通过对水砷、沉积物砷含量及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调查,进一步掌握江汉平原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病动态。方法 2010-2013年以江汉平原中部的仙桃市、洪湖市作为典型研究区,水砷、沉积物砷含量检测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砷中毒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结果 2010-2013年间水砷均值呈逐年递减,但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P=0.52);各监测点沉积物砷含量与土层深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4、-0.519、-0.571,P值均<0.05)。结论江汉平原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区土层深度与砷含量呈负相关。

    2015年01期 v.2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地区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菌株毒力基因分布

    洪捷;马恺;谈忠鸣;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菌株毒力基因的分布。方法根据已知的特异引物,运用PCR技术,检测空肠弯曲菌菌株6个与毒力相关基因(cadF、virB11、cdtB、csrA、ggt、cst-Ⅱ)分布情况。结果 6个毒力基因,在31株空肠弯曲菌菌株中的分布呈现不同情况。cdtB、cadF和csrA的检出率均为100.0%;cst-Ⅱ为48.4%;ggt为3.2%;31株菌株中均未检出virB11基因。结论毒力基因cadF、cdtB、csrA、ggt、cst-Ⅱ在江苏地区的空肠弯曲菌中均有分布。

    2015年01期 v.2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elltiter-Glo ATP荧光活性检测在登革病毒1型中和试验中的应用

    白志军;狄飚;

    目的利用Celltiter-Glo ATP荧光活性检测方法(CTG法)在登革病毒1型(DENV1)中和试验中的实验研究,探索出新的组织培养中和试验结果判断方法。方法 DENV1病毒与抗DENV1多克隆抗体进行中和试验感染Vero细胞,选择CTG法和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法判断CPE的程度,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胞半数致死量(TCID50)和中和指数的判定,确定CTG法的准确性。结果显微镜观测TCID50=5.5,CTG法TCID50=5.31;显微镜观测、CTG检测法均为10-2.1为中和终点,两种方法获得的中和指数较一致。结论 CTG法可作为DENV1细胞组织培养中和试验的结果判断,并能减少实验结果评定中的人为误差。

    2015年01期 v.2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首例人感染ST1型猪链球菌的快速检测及分子特征分析

    谈忠鸣;姜仁杰;周伟忠;顾玲;鲍倡俊;汤奋扬;朱叶飞;

    目的对2014年江苏省一起疑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快速检测并分析其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病人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猪链球菌血清2型特异基因检测,运用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毒力基因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猪链球菌种特异基因(16srRNA)和血清2型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2J),5种毒力基因(mrp,sly,ef,gapdh,fbps)全部阳性,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为ST1型。结论该病例的病原菌为携带5种毒力基因的ST1型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该型别在江苏省尚属首次报道。

    2015年01期 v.2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成人免疫效果分析

    储凯;徐建芳;张建国;胡月梅;

    目的了解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成年人中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16~60岁知情同意、乙肝5项指标阴性的研究对象800人,按0-1-6程序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1针接种后第7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5mL,采用雅培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bbott试剂盒)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HBsAb阳转率、达到长期保护性水平率第7个月分别为92.95%(95%CI:90.79%~94.74%)、83.02%(95%CI:80.02%~85.74%);第12个月分别为86.47%(95%CI:83.71%~88.93%)、67.48%(95%CI:63.86%~70.96%)。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第7个月为(1 032.49±14.41)IU/L,第12个月为(249.59±12.01)IU/L。不同时间、年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成年人接种重组酵母乙肝20μg疫苗,年龄小者免疫效果好,女性免疫效果好于男性,并有加强免疫的必要性。

    2015年01期 v.2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3年南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陈敏;丁筱竹;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及月报表,收集南京市2010-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南京市共报告AEFI 2 819例,报告发生率为39.30/10万剂。报告数居前3位的的疫苗分别是百白破(无细胞)844例(占29.94%),发生率为74.86/10万剂;白破364例(占12.27%),发生率为155.08/10万剂;麻风二联210例(占7.45%),发生率为255.15/10万剂。≤1岁1 086例(占38.52%);一般反应2 441例(占86.59%,其中以发热/红肿/硬结最多,占一般反应的95.08%),异常反应317例(占11.25%,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异常反应的82.83%),偶合症59例(占2.09%),心因性反应2例(占0.07%)。发生在接种后1d内的AEFI占81.59%;48h内报告率及调查率为100.00%。结论南京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仍需提高,应继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人员AEFI诊断、分类及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015年01期 v.2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管理方式对复治涂阳肺结核转归的影响

    赖静文;雷佩珊;

    目的探讨两种管理方式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56例完成9个月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采用强化期督导方式,并按1∶1病例配对,选取56例当地户籍肺结核患者采用全程督导方式,分析影响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复治涂阳病例总治愈率为74.1%(80/112),全程督导组(当地户籍)治愈率为83.9%(43/56),强化督导组(流动人口)治愈率为64.3%(36/56),全程督导高于强化督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全程督导组中不规则服药率7.14%(4/56),强化督导组为25.00%(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P<0.05);耐药患者中,全程和强化督导两组的耐药率分别为21.43%(12/56)和28.57%(1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不规则服药和耐药为主要因素,可采用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提高治愈率。

    2015年01期 v.2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酚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常见问题探讨

    王中贺;李佳伟;刘伶;高蓉;

    目的对酚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吸光度与显色时间、样品pH值之间的关系,考察方法的线性范围,对含氯缓冲液的配制步骤做出补充。结果常温下加入显色剂后15~20min溶液已显色完全;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4.000mg/L;方法受样品pH值影响较小,适宜测定的样品pH值范围广泛。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3.96%~100.45%。结论该方法省时环保,线性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合推广。

    2015年01期 v.2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上海体检人群胃蛋白酶原水平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席晓燕;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C13尿素呼气试验(UBT)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调查8 763人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呈偏态分布,男性均高于女性,人群Hp感染率为38.23%;Hp阴性组PGⅠ、PGⅡ和PGⅠ/PGⅡ的95%分布区间分别为:男性26.2~108.5μg/L、5.1~22.9μg/L和≥3.47;女性22.3~79.1μg/L、4.6~18.8μg/L和≥3.37。>50岁组PGⅠ、PGⅡ有上升趋势,而PGⅠ/PGⅡ呈下降趋势;Hp阳性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血清PGI、PGII水平与性别、年龄及Hp感染相关,了解人群血清PG水平的分布,有助于对胃相关疾病的判断。

    2015年01期 v.2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和乳房自检状况

    雷洁;张燕;田云;王甜甜;陈徐;周玉环;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生乳房保健意识及自检状况,为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苏州3所高职院校获取方便样本168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一对一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68名调查女大学生中曾发生过乳房不适的占26.2%,仅有7.1%的去医院进行过乳房检查。10.7%的女大学生了解乳房自检,但规律进行乳房自检者仅占2.4%;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乳房自检有显著影响(P<0.05)。女大学生对乳房疾患、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较差。专题讲座、专家咨询等是学生希望了解乳房保健的优选途径。结论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生乳房疾患关注度、乳房保健意识和乳房自检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乳腺癌一级预防,建立有效健康宣传教育体系。

    2015年01期 v.2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宜兴市高血压相关行为因素及认知情况调查

    郑建汝;陈凯;胡静;孙燕;崔梦晶;张徐军;杨婕;董美华;杨亚明;

    目的调查宜兴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状况,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随机整群抽取32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兴市≥18岁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2.35%,其中≥35岁人群患病率为28.44%,≥60岁人群患病率为46.13%。性别、文化程度、腰围、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28.04%,其中男性为56.79%,女性为1.04%;总饮酒率为21.85%,其中男性41.14%,女性3.72%。职业性体力活动以不太活动及轻度劳动强度为主,占82.00%。食盐人均摄入量为9.846g/d,超过推荐摄入量。调查对象对高血压认知度较高,但健康行为形成率偏低。结论宜兴市居民高血压列疾病谱首位,居民对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危害有所认识,但呈现出认知高行为低的现象,需加强针对性健康促进措施。

    2015年01期 v.2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汕头市城区中学控烟环境与控烟教育调查

    朱群林;吕来文;梅树江;区永锦;

    目的了解汕头市城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及控烟措施开展状况,为预防中学生吸烟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75名健康教育教师和2 13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现场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的吸烟认知与态度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29%的被调查学生尝试过吸烟,22.73%的学校被发现校园里有吸烟现象,仅有77.33%的教师与17.43%的中学生反映对学校开展的有关吸烟危害教育活动有印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城区中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可能性,教师接触过控烟资料者是未接触者的4.31倍。结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控烟教育在各中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健康教育教师接触青少年控烟资料情况是城区中学开展控烟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015年01期 v.2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许可;鲍倡俊;

    通过整理WHO网站公布的疫情数据,Pubmed文献数据库上发表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临床、免疫等相关文献,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概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综述。该疾病从2013年2月从我国华东地区开始流行,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南,蔓延全国多省市。冬春季是高发季节,禽类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60岁以上有基础疾患的男性和禽类环境暴露者是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以重症肺炎为主,儿童感染后疾病谱以轻症病例为主。预后主要受年龄、基础疾患、免疫反应、遗传基因影响。做好三早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时开展风险评估与沟通,多部门合作是防控的主要措施。

    2015年01期 v.2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 Wnt信号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燕;陆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成体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不同,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被广泛应用于肺损伤的治疗中。Wnt信号通路可以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增殖再生、分化、迁移等生物功能,与组织损伤后的重塑、损伤终止和组织修复或破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Wnt信号通路调控MSCs向不同表型及功能的成体细胞的分化过程及机理,为治疗肺损伤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2015年01期 v.26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鼠疟原虫感染红内期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徐志慧;代勇;孙雪英;韩韬;梁昊;

    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分为肝内期、红内期、红外期3个阶段,本文主要对小鼠感染疟原虫后红内期免疫应答研究进行总结,有助于后续对疟原虫致病以及自愈机制的认识,并可为开发新的疟疾治疗疫苗、药物或者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2015年01期 v.2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疾病防治

  • 一起群体性曼陀罗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反思

    陈大灵;袁建明;陆春花;

    目的分析一起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为处置类似中毒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该案例为食用含曼陀罗籽食物所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结论突发群体性卫生事件的调查,应有流行病学观念,调查要细致,发现疑点须反复核实;要普及有毒植物识别常识,加强有毒植物管理。

    2015年01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无锡市锡山区2005—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孙凤妹;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锡山区2005-2013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锡山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累计8 886例,年均发病率为140.7/10万,死亡43例,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5.8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0.28%。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结论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血源与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肺结核的监测与控制。

    2015年01期 v.2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季节性分析

    张国彬;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征。方法分别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6-2013年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中,麻疹有很强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月下旬至6月下旬;痢疾、伤寒和猩红热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7月中旬至12月下旬、1月中旬至6月下旬;其他常见乙类传染病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结论不同传染病发病特征不同,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2015年01期 v.2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南通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免疫状况分析

    廉丽华;侯晓艳;金红梅;张志兰;

    目的分析南通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13年南通市的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腮腺炎1 596例;发病率为21.92/10万;所辖的10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1~5月为发病高峰;<15岁病例占58.52%,病例主要集中在10~19岁年龄组,70.68%病例为学生。91.39%的<14岁病例有腮腺炎类疫苗免疫史。结论落实好学校的防控措施是控制腮腺炎的重点。建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当前的1剂次MMR免疫策略,采取2剂次接种方案,并建议在学龄前完成。适时开展腮腺炎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差异研究,以客观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2015年01期 v.2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市2009—201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杭惠;董晨;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9-2013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2009-2013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9 703例,占病毒性肝炎的69.56%,年平均发病率为15.43/10万,死亡9例,病死率为0.9‰。发病率男性(21.48/10万)高于女性(8.86/10万),男女比为2.42∶1,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70.74%);职业主要为工人(25.59%)、农民(23.93%)、家务及待业(9.35%)。各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3位的为工业园区、吴江区、虎丘区。结论苏州市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所占比例较高,近5年发病无明显下降趋势。提示应巩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特别要加大成人接种力度,同时针对工人、农民等高危人群进行综合防控。

    2015年01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沭阳县2011—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祁敏;

    目的了解沭阳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沭阳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沭阳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5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1起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20.40/10万,2012年最高(33.99/10万),3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1)。男性发病率(27.48/10万)高于女性(13.2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4,P<0.01)。病例年龄以5~20岁为主(占77.43%),主要为学生(占66.14%),3-6月为发病高峰(占57.26%);中小学校是主要发病场所。结论沭阳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采取以腮腺炎疫苗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

    2015年01期 v.2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9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赵万怀;陈艳;刘艳;李为民;

    目的评价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江都区2006年3月-2012年12月加入治疗的69例HIV/AIDS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截止于2013年12月。记录随访期间患者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数据,及死亡、退出治疗等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病毒抑制比例为68.8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T细胞计数逐渐增长,治疗3年较治疗前平均增长266/mm3;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3年生存率为92.74%。结论 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理想,早发现早治疗、扩大治疗覆盖面、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1期 v.2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地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知识水平调查

    王国利;陆振中;宗阳春;吴瑞斌;朱亚刚;陶毓新;曹小平;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地区娱乐场所和非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各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调查组知晓率为82.04%,对照组为80.51%。各知识点知晓率两组均较高。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会感染艾滋病"、"固定性伴可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外,调查组与对照组其他知识点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媒体、书报、杂志及各种宣传活动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次要来源是同事朋友介绍及就医过程。调查组血清学检测RPR、TPPA实验均阳性者8人,阳性率2.67%。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检出梅毒阳性者。应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提倡安全套的使用及固定性伴,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机会。

    2015年01期 v.2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建邺区2009—2013年HIV感染情况

    邓玉洁;曹跃霞;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HIV感染情况。方法连续5年收集7类场所人员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采用胶体金法,复检采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确证采用免疫印迹法(WB)。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15 614份,检出HIV阳性34份,阳性率0.22%,5年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阳性率(0.71%)高于女性(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妇幼机构、娱乐场所、工地未检出HIV感染者,其他4类场所HIV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派出所(51.5%)、VCT门诊(1.54%)、MSM聚集地(1.18%)、监管场所(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者主要以20~30岁为主(50.0%),多为外地户籍(82.4%),感染途径主要为注射吸毒(58.8%)。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

    2015年01期 v.2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12—2013年常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原

    蒋烈;周滔;

    目的了解常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致病原,为处置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集的相关标本,分别进行诺如病毒(NV)、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2-2013年,常熟市共报告1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集96份标本;1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认了致病原,占78.6%;50份标本检出相关病毒,阳性率52.1%。其中10起急性肠胃炎事件采集84份标本,41份检出诺如病毒Ⅱ型(GⅡ),阳性率为48.8%;1起群体性发热事件采集5份标本,2份检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0.0%;3起群体性幼儿手足口病事件采集7份标本,均为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100.0%),4份为CoxA16(占57.1%)。肛拭子、咽拭子标本阳性率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可快速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致病原。

    2015年01期 v.2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2011—2012年≥60岁老年人死因分析

    糜跃萍;黄建萍;

    目的了解南通市≥60岁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编码,计算≥60岁老年人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分析主要死因。结果南通市2011-2012年老年人平均死亡率为3 550.75/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死亡率(3 865.46/10万)高于女性(3 264.22/10万),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等。60~75岁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男性全死因GEI为0.560、女性为0.636,其中呼吸系统的GEI均居首位。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应作为该市老年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2015年01期 v.26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12年泰兴市居民全死因分析

    樊冬梅;黄素勤;封军莉;刘红建;徐兴;丁华萍;

    目的分析2012年泰兴市全死因监测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死亡率、构成比等为指标,对泰兴市2012年网络直报的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泰兴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87.7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等是危害泰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等对策进行干预。

    2015年01期 v.2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市高新区成人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谷红波;

    目的了解苏州市高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探索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高新区4个社区35~7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苏州市高新区2 727人,人群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为35.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增长、男性、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增加、腰臀围比增加、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和血尿酸升高,保护因素为文化程度高。结论苏州市高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控制高血压。

    2015年01期 v.26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湖州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

    许向东;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辖区高血压防治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州市南浔区2 602名≥16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农村居民高血压KAP的影响因素。结果南浔区农村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格率分别为40.0%、62.2%、1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家族遗传史有关;态度得分与职业、BMI、家族遗传史、知识得分及格与否相关;行为得分与BMI、是否是高血压、家族遗传史有关。结论南浔区居民高血压KAP得分偏低,应加强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综合干预。

    2015年01期 v.2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通州区2001—2013年肺癌死亡分析及趋势预测

    韩建周;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2001-2013年居民肺癌死亡状况,并作出趋势预测,为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1-2013年肺癌死亡资料,进行死亡特征、AYLL、减寿率分析,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趋势预测。结果 2001-2013年居民肺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23∶1;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40岁组后大幅度上升;13年来肺癌AYLL10.12人年,YPLL率及标化率分别为2.64‰、2.37‰;利用灰色系统GM(1,1)建立理论预测模型^y(t)=1 061.727 97e0.040399478(t-1)-1 022.159 94,预测到2018年通州区肺癌死亡率将达到83.54/10万。结论通州区居民肺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须加强防治措施,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危害。

    2015年01期 v.26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海门市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杨艳蕾;倪倬健;黄培新;

    目的分析海门市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粗率、标化率、发病、死亡顺位及性别年龄分布等指标,对2013年海门市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门市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87.38/10万,中标率为248.18/10万,世标率为190.00/10万,截缩率为316.74/10万。0~64岁、0~74岁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16%和21.84%,发病中位年龄为66.84岁。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分别为262.27/10万、149.18/10万、114.87/10万、149.57/10万,0~64岁、0~74岁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37%和12.39%。发病癌谱前5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房癌;死亡癌谱前4位与发病癌谱一致,第5位为胰腺癌。各年龄组发病、死亡率在35岁前均处于较低水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从50岁年龄组起发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陡然"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死亡性别比分别为1.23∶1和1.65∶1。结论海门市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应为50岁以上居民,肺癌、消化道肿瘤及乳房癌为肿瘤防治的重点。

    2015年01期 v.26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联合免疫后抗-HBs动态变化

    鲁芳;黎哲程;夏子;

    目的分析并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月间辖区内医院HBsAg阳性母亲所生219名足月新生儿,进行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在联合免疫后7、12、24、36个月随访观察抗-HBs阳性情况。结果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26%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05)。新生儿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7、12、24及36个月,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1.78%、87.21%、72.15%和73.52%,联合免疫后7个月的抗-HBs阳性率最高。有8%左右的婴儿抗体未阳转,显示该免疫程序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尚不完全。结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采用联合免疫效果较好,但仍进一步探寻更佳的免疫方法。

    2015年01期 v.2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江苏农村不同体质指数和腰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苏春娟;周毅;沈雅婷;孙小娅;吴梅;邵云美;王擎;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和不同腰围(WC)对江苏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随机选择江苏5个农村地区≥20岁人群,按不同BMI和WC,分别计算并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高血压患病率以及患病的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3.2%,随着BMI指数或WC等级的增加,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逐渐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和WC均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对于BMI>24及WC>80cm者,应考虑采取有效干预。

    2015年01期 v.26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2013年杭州某石材加工厂作业工人体检资料分析

    仇芳芳;曹毅;黄坚;李弈新;江玲;陈小立;胡宇;

    目的了解石材加工厂作业工人的主要职业危险,为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石材加工厂工龄≥6个月的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并与无职业暴露的工人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工人的心率快于对照组,电测听和肺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随着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肺功能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材加工厂作业工人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听力损伤、肺功能异常,应加强对相关作业工人的职业防护,减少听力损失和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2015年01期 v.26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9—2011年某燃气公司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管芳;郭海健;张莅;李小宁;

    目的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燃气公司2009-2011年在职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年参检率为84.88%,异常检出率为91.77%,由高到低依次为甘油三酯增高(30.32%)、血红蛋白增高(25.60%)、谷氨酰转酞酶增高(20.59%)、脂肪肝(17.14%)、慢性咽炎(14.04%)。男性疾病检出率最高的是甘油三酯增高(38.39%),女性为乳腺小叶增生(33.53%)。高血压、甘油三酯增高、空腹血糖增高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且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该公司职工尤其是男性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意识薄弱,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2015年01期 v.2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徐州市铜山区高碘与低碘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家长认知度

    王乐康;庄享华;王婷;颜丹丹;丁振;孙桂香;

    目的了解新碘盐政策实施后,高碘与低碘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家长认知情况。方法在徐州市铜山区高碘与低碘乡镇,对家长进行认知问卷调查,对8~10岁儿童进行尿碘检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247.2μg/L,其中高碘区为506.0μg/L,低碘区为137.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P<0.05)。家长对碘营养知识的认知率为21.85%,对所在地区是属于高碘还是低碘知晓率为21.14%,对新的碘盐标准知晓率为10.99%。仅有12.79%的家长曾接受碘营养知识教育,9.96%家长曾带孩子进行尿碘检测和甲状腺触诊。结论铜山区符合国家碘缺乏消除标准。高碘地区儿童尿碘水平偏高,家长对碘营养知识认知不足,需加大监测力度和宣传力度。

    2015年01期 v.26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兴化城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严生威;孙荣贵;朱志宽;

    目的掌握兴化市城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3年鼠密度0.4%,优势种群为褐家鼠,占53.6%;蚊密度为2.05只/(h·灯),优势种群为淡色库蚊,占89.2%;蝇密度为4.3只/笼,优势种群为家蝇,占72.7%;蜚蠊密度为0.5只/张,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占88.3%。结论兴化市城区鼠、蚊、蝇和蜚蠊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低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防制效果明显。

    2015年01期 v.2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监测

  • 便携式色谱—表面声波检测仪在焦炉逸散气组分识别中的应用

    张力;

    目的评价便携式色谱-表面声波检测仪(以下简称GC-SAW检测仪)定性、定量方法在焦炉逸散气组分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设定一定色谱、表面声波检测条件,使用自动进样技术,在仪器中实现色谱分离,对焦炉逸散气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种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GC-SAW检测仪检出焦炉逸散气中含有数十种饱和烃(包含同分异构体)以及不饱和烃等物质,并能给出分析灵敏度等参数。讨论GC-SAW检测仪技术可以较好识别焦炉逸散气中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种类、浓度,该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灵敏度良好等优点。

    2015年01期 v.2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起二甲基乙酰胺肝中毒调查

    龚伟;吕敏;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认识,防止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案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员工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和中毒病人临床资料,结合生产工艺和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例二甲基乙酰胺肝中毒的人员均为同一氨纶生产车间的新上岗职工,未接受过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该生产车间在岗员工肝功能异常率为25.5%。该企业未开展定期病危害因素监测,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结论该案例为一起作业工人短期暴露于DMAC后引起亚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对该类企业加强监管,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二甲基乙酰胺的浓度,开展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监护,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2015年01期 v.26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沭阳县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何翔宇;

    目的了解沭阳县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沭阳县市场销售的散装、袋装盐腌菜4种样品423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3份样品中,97.6%的散装、94.1%的袋装样品盐腌菜亚硝酸盐含量≤20mg/kg,散装亚硝酸盐含量高于袋装。酸菜含量最高,其次为榨菜类。腌酸菜中叶子与茎两个部分亚硝酸盐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硝酸盐含量与蔬菜种类、腌制方式有关。应尽量少吃盐腌菜,多吃些新鲜蔬菜,保证身体健康。

    2015年01期 v.26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宝鸡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高涛;张丽萍;席桂绒;武永平;杨海峰;党春霞;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随机采样,按《2013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采样品、检测。结果2013年共采集393份样品,检出致病菌40株,检出率为10.18%。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1株,蜡样芽孢杆菌10株,阪崎肠杆菌4株,沙门菌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陕西省宝鸡市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象,特别是超市/食品店的食品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2015年01期 v.26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少儿妇幼卫生

  • 早产的社会、生活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刘后;付磊;李娜;姚高渊;薛加强;

    目的探讨早产在社会、生活环境方面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两所附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产妇336人,其中早产108人,足月产228人。产检次数、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接触手机及电脑时间、妊娠7个月时阴道出血、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吸烟或被动吸烟、住房一年内装修不同情况下,早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的社会生活环境危险因素较多。孕期进行有规律的产检、保障充足的睡眠、减少接触手机及电脑时间、不吸烟或戒烟、孕期住房不装修(减少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均有利于降低早产发病率。

    2015年01期 v.26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侯江婷;邓红岩;邹秋艳;蔡婧烨;徐勇;

    目的评价张家港市城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城区10所幼儿园837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不良、肥胖的评价,并与国家调查9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张家港市3~6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各年龄组儿童平均体重、身高均与全国9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相当。低体重率(1.91%)和生长迟缓率(0.35%)远低于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3.1%、4.9%),但肥胖儿童检出率(6.33%)高于全国水平(1.99%)。结论张家港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问题。

    2015年01期 v.26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学龄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薛绍兵;赛娜瓦尔;张叶飘;彭芹;唐少文;

    了解建湖县钟庄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建湖县钟庄中心卫生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检查的儿童采用专业仪器测量身高和体重,依据WHO标准进行肥胖判断,以肥胖者为病例组,同年龄、同性别、来自同1个村庄的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从1 15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肥胖儿童74人,平均年龄(4.76±0.8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77±0.88)岁。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出生体重(OR=3.923,95%CI:1.370~11.230)、分娩方式(OR=2.627,95%CI:1.129~6.114)、独生子女(OR=3.134,95%CI:1.179~8.334)、零食习惯(OR=5.045,95%CI:1.924~13.226)和母亲文化程度(OR=2.692,95%CI:1.018~7.119)与儿童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高出生体重、剖宫产、独生子女、零食习惯和母亲低文化程度是建湖县钟庄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5年01期 v.2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200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危险因素调查

    徐丽芳;葛星;刘亚鹏;周晓龙;王彬璐;李逸群;吴庆荣;徐莉春;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在不同孕母年龄和不同孕母学历、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低、孕早期饮酒、被动吸烟、孕早期精神压力大和家族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孕早期补充叶酸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2015年01期 v.26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

    邱丹萍;戴抒豪;刘欣;

    目的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况间的差异,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提高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中学生,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情况间差异。结果生活中前4位负性生活事件,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学习负担重;非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留守儿童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丧失、健康适应3个方面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事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间呈现弱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波动在-0.019~-0.296(P<0.05)。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更易发生负性生活事件,而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指导,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2015年01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 国内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分析

    刘宇;

    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有关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效果、旨在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改革提供合依据。

    2015年01期 v.26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常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邓一玫;郝超;

    通过分析常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管理体制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改策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2015年01期 v.26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津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沐霞;

    目的了解利津县农村居民的吸烟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地区烟草控制与健康促进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利津县所辖乡镇中各抽取1个村庄,每个村庄随机抽取门牌号尾数为偶数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有效调查了≥16岁农村居民1 805人。结果利津县农村居民吸烟率为40.7%,其中男性为71.6%,女性为4.7%;现在吸烟率为34.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0.1%,女性吸烟率为4.1%,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现在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为(18.14±7.122)支;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中是否有婴幼儿、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性别。结论农村地区控烟基础和环境氛围较弱,政府部门应承担起营造无烟环境的责任,开展行之有效的积极的控烟措施引导人们远离烟草危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公共场所禁烟条例,积极营造控烟良好氛围。

    2015年01期 v.26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扬州市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现况分析

    许娟;王建;胡翔;

    目的全面了解扬州市卫生监督力量,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方法以2013年扬州市持有行政执法证的卫生监督员为调查对象,对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市共有卫生监督员272名,配比为0.60人/万;男女比为2.58∶1,平均年龄(46.08±8.20)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1.01±9.82)年,学历以本科(占49.26%)、预防医学专业(占54.79%)为主。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执法人员少,工作强度大。结论扬州卫生监督员工作经验丰富,但卫生监督力量配备不足,等级评定制度亟待开展。

    2015年01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调查

    谭维维;安娜;黄建萍;

    目的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方法对南通市某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40.41±5.54)分,正确率为55.23%。非医学生平均(37.95±5.18)分,医学生平均(40.97±5.56)分,不同类别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01);男生平均(38.37±5.91)分,女生(41.20±5.19)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P<0.001)。低年级(大一、大二)平均(39.57±5.18)分,高年级(大三、大四)平均(41.54±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食物和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行为模块得分率最高,分别为73.80%和76.51%。食物中毒病原体的来源得分率最低,为22.58%。结论南通市某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当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2015年01期 v.26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信行调查

    唐小德;张叶飘;赛娜瓦尔;唐少文;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门诊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三甲医院门诊候诊病人中采用类似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96份,61.9%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掌握较好,大多数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较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但有22.1%认为解热镇痛药是抗菌药,31.5%认为抗病毒药属于抗菌药,21.8%认为大多数感冒可用抗菌药治疗。45.6%患者曾自行购买过抗菌药,16.4%曾主动要求医生开抗菌药,58.7%的以自身感觉作为停服抗菌药的依据。结论南京地区门诊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使用误区,尚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和教育。

    2015年01期 v.26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门市2013年健康村居民健康知识与行为基线调查分析

    黄培新;周香;

    目的了解海门市健康村试点村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等基线情况,为指导健康村创建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在海门市创建健康村的29个行政村抽取296户1 314名居民,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村试点村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2%、49.7%、58.8%、54.0%,坚持健康锻炼、不吸烟、饮食清淡、饭前洗手的健康行为综合形成率为56.9%。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影响,女性、年龄较大、学历较低、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运输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对健康行为形成有影响,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较高的居民生活方式较健康。结论海门市在健康村创建和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居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农村地区知识欠缺的重点人群(女性、低学历、高龄、农民)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直观、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015年01期 v.2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张熳;季莉莉;朱琳;金辉;郭海健;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选择南京某高校大一各专业学生65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素养水平为33.9%,不同性别、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以及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8.9%、28.5%、21.3%。具备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安全急救、信息获取、传染病防治、基本保健医疗等素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77.3%、65.3%、46.1%、42.1%、15.4%、9.2%。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建议学校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教育方案,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2015年01期 v.26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公告

    <正>从2011年起,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每年组织预防医学优秀论文评选。2014年经杂志编辑部初筛,从《江苏预防医学》2013年5、6期和2014年1~4期中选出20篇候选文章,邀请10名编委专家,按论文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是否为基金项目,对候选文章进行评审。综合评委意见,评选出12篇为"2014年度优秀论文",并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为鼓励更多的优秀稿件刊发《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将于2015年第1期开始,每期由审稿专家评出5~8篇优秀论文,名单公布在下一期,每篇奖励500元。欢迎广大读者向我刊积极推荐优秀论文。

    2015年01期 v.2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讯作者的著录要求

    <正>1通讯作者应是论文的指导者,并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1篇论文只可有1位通讯作者,其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专业特长等,应在单位来稿推荐公函中写明;3参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著录著作责任者的要求精神,通讯作者在作者排序中一般应排序为第二或第三作者;4通讯作者简介应放在来稿首页左下脚部,并标出联系电话与E-mail地址。

    2015年01期 v.26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名词的书写规定

    <正>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未审定公布的仍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医学名词使用全称,简称在全称首次出现处加括号注明。药物名称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学名,可注商品名,并注明英文名,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015年01期 v.26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稿约

    <正>《江苏预防医学》杂志(ISSN1006-9070CN32-1446/R),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预防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椐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椐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椐库收录期刊。

    2015年01期 v.26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