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分子病毒学专题论著

  • 华东地区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分子特征分析

    程晓庆;祁贤;余慧燕;王慎骄;黄昊頔;许可;鲍倡俊;

    目的分析2017年以来中国华东地区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分子特征。方法 H5N6核酸阳性标本采用9~11日龄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测序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相关的参考序列下载自GISAID或NCBI网站,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采用ClustalX、Blasts及Mega 6.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结果 2017年以来,在江苏省活禽市场和禽流感患者的标本中,成功分离出43株H5N6禽流感病毒,对33株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选择其中的27株H5N6病毒的HA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分析,clade 2.3.4.4h有20株,clade 2.3.4.4e有3株,另外4株归类于clade 2.3.4.4b;多个碱性氨基酸出现在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典型分子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222和224位氨基酸分别是Q和G,具有结合禽类受体α2-3半乳糖苷唾液酸(SAα2-3Gal)的特性,158位点糖基化位点丢失,但新的糖基化位点出现在124位点上。结论 2017年HA基因clade 2.3.4.4h是我国华东地区H5N6病毒优势基因型,病毒处于持续动态进化中,需要继续对病毒进化进行监测。

    2021年01期 v.3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盐城市1例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

    刘伟;陈国清;徐丹;张红军;

    目的分析盐城市2017年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全基因组序列,对其来源、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病毒遗传特征进行分子溯源,为防控盐城市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疫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该SFTSV病例及其相关媒介宿主进行核酸检测,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相应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基因种系进化特征分析。结果确诊病例分离出SFTSV盐城株,其L、M、S基因与不同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4.9%~98.7%,94.1%~97.5%,94.6%~98.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100.0%,97.3%~98.7%,93.0%~98.4%;人与4种媒介宿主间毒株序列高度同源,L、M、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96.3%,94.3%~96.1%,95.7%~96.0%;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8.8%~100.0%,98.2%~98.7%,93.6%~94.5%。遗传进化树显示:盐城株L、M、S基因属于C3基因亚群,具有独特的进化分支,为非主流优势流行株。结论盐城SFTSV毒株与江苏代表株不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的毒株,可能有独特的传播途径。

    2021年01期 v.32 5-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4—2016年镇江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遗传进化研究

    杨静;沈俐;刘金;张潇丹;吴霄;徐虹;

    目的对2014—2016年镇江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其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6年镇江市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对核酸检测鉴定为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3株经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确认为甲型H3N2亚型毒株,用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其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分离株和疫苗株、参比毒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对其抗原表位、耐药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镇江市共采集9 532份流感样标本,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1.77%,3年分别为11.23%、13.82%和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02,P<0.001)。甲型H3N2亚型为最主要的亚型(占43.76%),其次为乙型BY型(占35.65%);除2015年乙型BY亚型为主(占70.13%),2014年、2016年均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分别占48.30%、54.80%)。与北半球疫苗株A/Texas/50/2012(2013—2015)及A/Switzerland/9715293/2013(2015—2016)比对,选取的13株甲型H3N2镇江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97.4%,与北半球疫苗株HA和NA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94.8%。13株镇江分离H3N2毒株主要分为4个进化分支。13株均未出现主要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缺失,存在Y94H、A128T、S138A、G142R等散点性突变。与M2、NA蛋白相关的耐药位点未发现变异;3株糖基化位点发生D329N氨基酸替换。结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镇江市优势流行亚型。主要抗原位点、耐药位点均未发现重要突变,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仍应继续加强监测。

    2021年01期 v.32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城市1起病毒性脑炎疫情的肠道病毒Echovirus18VP1基因分子特征

    李春香;陈国清;王瑶;李峰;徐士林;李长城;

    目的对盐城市1起病毒性脑炎聚集性疫情分离的Echovirus18(E-18)型肠道病毒进行VP1基因分子进化特征分析。方法通过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2019年盐城市病毒性脑炎聚集性疫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的检测,对非EV71或CVA16其他肠道病毒进行分子分型,采用RT-PCR扩增E-18型肠道病毒VP1基因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软件从核苷酸、氨基酸和分子进化3个层面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该起病毒性脑炎聚集性疫情是由E-18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6例病例;肛拭子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4例,阳性率66.67%;均为轻症,全部治愈。4株E-18型肠道病毒株VP1基因片段均未见核苷酸的插入或者缺失,长度均为861bp、编码287个氨基酸,其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9%~100.0%和100.0%;与2019年E-18型手足口病盐城株(151/HFMD/JSYC/2019)VP1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9.7%和100.0%;与原型株Metcalf VP1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0%~79.1%和93.4%。遗传进化树显示,2019年盐城市4株病毒性脑炎代表株与1株手足口病代表株聚集成簇,构成1个独立进化分支,属于C2基因亚群分支毒株。与原型株Metcalf相比,盐城市4株病毒性脑炎代表株涉及19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变异率为6.62%,与1株手足口病代表株在VP1基因B-C loop区域发生了R84N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结论该起病毒性脑炎聚集疫情由E-18型肠道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C2基因亚群优势进化分支,与本地手足口病代表株可能有共同的来源。

    2021年01期 v.3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论著

  • 2017—2019年上海市松江地区腹泻病综合监测分析

    杨丽华;俞佳莉;盛峰松;乔雪飞;陆利君;刘玲;钱懿青;鞠卫华;张清慧;黄丽;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地区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初步构建"区级疾控中心-监测哨点医院"区域性腹泻病综合监测网。方法根据上海市腹泻病监测实施方案,2017—2019年间隔抽取区内2家监测点医院,对其肠道门诊腹泻病例进行调查采样,同时进行11种病原菌分离鉴定和8种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的部分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进行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等11种抗生素耐药性监测。结果 3年共报告急性初诊腹泻病例5 766例,采样753份,阳性检出率为40.11%,细菌、病毒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5%、18.99%和1.06%,≥2种病原混合感染阳性率检出率为3.72%。共检出332株病原体,包括9种细菌、6种病毒,主要为诺如病毒90株(占27.11%)和副溶血性弧菌60株(占18.07%)。病原检出率呈较明显的夏季和秋冬季高峰,病毒和细菌检出率整体呈现交替互补的特点。细菌检测高峰为2017年8—10月,2018年8—9月和2019年5—9月;病毒检出高峰为2017年2—4月、2018年12月—2019年4月、2019年11—12月,同期细菌和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57.61%)。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沙门菌对氯霉素高度敏感(均为100.0%),3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松江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高发季节是夏季和秋冬季,主要病原构成是副溶血弧菌、弯曲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以及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对常见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初步构建了"区级疾控中心-监测哨点医院"腹泻综合监测网络。

    2021年01期 v.32 17-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在线双向萃取流动注射仪快速测定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

    巩飚;刘杰英;

    目的建立在线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对餐(饮)具进行样液制备。配制质量浓度为0.025~1.000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采用在线双向萃取流动注射法对样液定量分析。优化进样条件,去除干扰物质,使仪器在最优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并对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进行评价。结果 55份样品中,检测合成洗涤剂阳性8份,检出率为14.5%,含量为0.093~1.778mg/L,检出阳性样品为碗、汤匙、筷子。在0.025~1.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标准系列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62×10~(-5) x-1.62×10~(-1),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01 5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7%,2种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0%~101.0%。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2021年01期 v.32 21-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纳米TiO2对大鼠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

    凌敏;吕中明;梁婕;张薇;卞倩;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对大鼠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Nano-TiO_2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雄性SD大鼠。Nano-TiO_2组每天灌胃给予250mg/kg b.wt.的Nano-TiO_2混悬液,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大鼠灌胃10周后处死,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技术研究Nano-TiO_2对大鼠精子活率、精子运动方式及能力等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no-TiO_2组大鼠精子活率、运动型精子构成百分比、精子运动方式等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反映大鼠精子运动能力参数的平均路径速度(VAP)[(186.6±7.0)μm/s]和直线运动速度(VSL)[(139.7±3.8)μm/s]分别低于对照组[(197.8±5.8)μm/s和(147.1±7.3)μ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10和2.816,P值均<0.05);精子曲线运动速度(VCL)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0,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Nano-TiO_2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作用。

    2021年01期 v.3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8—2016年克拉玛依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阿斯木古丽·阿布来提;帕提曼·阿依登;刘阿虎;马燕;王静;王峰;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服药依从性教育,避免发生治疗失败和增强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克拉玛依市3个县区为研究现场,选取2008—2016年期间,年龄≥18岁,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1个月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0例。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服药情况、影响服药的可能因素、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等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例调查对象中,服药依从性好124例(62.0%)。多因素分析显示,维吾尔族、不认为服药复杂、40~<50岁组(相较<30岁组)者服药依从性较好,OR(95%CI)值分别为0.482(0.237~0.983)、0.268(0.103~0.702)和0.309(0.114~0.839);对抗病毒治疗无正确认知者服药依从性较差,OR (95%CI)值为5.185(2.347~11.454)。结论克拉玛依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偏低,需及时开展服药依从性教育。

    2021年01期 v.32 26-2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杭州市上城区成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分类树研究

    施明明;张晓;胡锦峰;

    目的应用分类树模型分析杭州市上城区成年人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 762名≥18岁上城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法建立高血压分类树模型筛选相关因素,采取模型错分概率Risk统计量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2 762名≥18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956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4.61%,标化患病率为15.83%。分类树模型共4层37个节点,从全部19个变量中筛选出年龄、BMI、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吸烟、被动吸烟8个解释变量,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模型显示,在不同年龄层下,高血压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模型错分概率Risk统计量为0.224,利用预测概率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0.694~0.73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杭州市上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分类树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挖掘高血压相关因素,且能定义不同的亚人群,对精准防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1年01期 v.3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家庭支持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信念与血压变异性中的中介效应

    田伟萍;刘岩;郑建勇;刘红;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信念、家庭支持与血压变异性间相互作用。方法选取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683例,监测患者24h动态血压,根据血压变异性(BPV)分高(397例)和低2组(286例),收集并比较2组治疗信念及家庭支持评分(PSS-Fa评分),分析血压变异性与治疗信念及家庭支持间关系,并对家庭支持在治疗信念与血压变异性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低变异组血压变异性[(9.12±1.97)mm Hg]显著低于高变异组[(11.38±2.92)mm Hg],治疗信念评分(77.34±16.21)和家庭支持评分(10.23±2.14)均高于高变异组(72.82±15.81,9.11±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治疗信念评分和家庭支持评分呈负相关(r=-0.569、-0.579,P<0.05),家庭支持在治疗信念与血压变异性的中介效应为44.78%。结论家庭支持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信念与血压变异性关联中具有中介作用,可通过加强家庭支持来强化治疗信念,进而改善血压变异性。

    2021年01期 v.32 32-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新冠疫情期间苏州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戴宁彬;胡一河;华钰洁;陆艳;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期间苏州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抑郁症筛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自行编制的睡眠状况量表,对滚雪球抽样的1 435名苏州市医务人员开展电子化问卷调查,利用多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冠疫情期间,存在抑郁和焦虑的医务人员分别占37.0%(531人)和21.3%(305人);存在难入睡、睡眠质量差和早醒睡眠问题的分别占25.9%(372人)、22.5%(323人)和16.5%(237人);抑郁、焦虑和睡眠问题两两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轻和高学历的医务人员容易抑郁;男性、每天了解疫情信息时间过少或过多、独居的医务人员易发生焦虑;三级医院较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容易发生睡眠问题,主要工作与疫情有关更容易发生睡眠问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和睡眠问题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2021年01期 v.3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2015—2017年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卫生现状调查

    于洋;郑浩;费娟;周连;丁震;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卫生状况。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年从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中选取26个县(市、区)的130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初中、小学各1所,进行学校卫生状况监测。调查学校供水、卫生保健和传染病管理、教室环境卫生等情况及学生健康档案。结果 2015—2017年,共监测中小学校767所,在校学生721 798人。小学、初中学生饮水方式均以"桶装水或净水器水"为主(48.46%、42.18%),校内供水均以"村镇水厂供水"为主(55.64%、56.76%)。"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率小学、初中均较低(33.85%、35.54%),其次是"学生健康档案"建立率(70.26%、70.82%),"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配备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建立率均>90%。中小学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小学教室"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合格率较低。小学教室"后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χ~2=131.413)、"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χ~2=457.451)合格率均低于初中;"黑板使用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完整无破损、无眩光"(χ~2=29.906)、"有两种不同高低型号或可调式课桌椅"(χ~2=44.578)合格率均高于初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中,阳性率居前3位的小学、初中生均为近视、龋齿、肥胖与营养不良,其中小学分别为24.11%、23.57%、10.28%,初中生分别为48.69%、12.72%、1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 259.834、62.467、2 683.027,P值均<0.001)。结论 2015—2017年,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卫生状况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教室卫生工作仍需加强,近视和龋齿问题需进一步重视。

    2021年01期 v.3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支持对电子制造企业员工抑郁倾向的影响分析

    解燕;张巧耘;高茜茜;施健;梁晓军;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电子制造企业员工抑郁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社会支持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PHQ-9)对电子制造企业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 034人,抑郁倾向检出率为67.2%(1 367人);不同性别、年龄、岗位、在岗工龄、学历、收入、每周工作时间、社会支持等级者抑郁倾向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社会支持的员工发生抑郁的风险是低社会支持员工的60.5%(95%CI:0.463~0.790);高社会支持的员工发生抑郁的风险是低社会支持员工的47.3%(95%CI:0.364~0.614)。结论不同社会支持程度会对员工抑郁倾向产生影响,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员工抑郁倾向的发生。

    2021年01期 v.32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碳水化合物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朱谦让;戴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和超重人群逐渐增加,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证实,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危险因素。作为主要的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人体体重息息相关。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2021年01期 v.3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疾病防治

  • 南京市江宁区1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分析

    黄慧;肖培培;金鑫;冯智;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1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涉及6例病例,其中有武汉暴露史4例,由武汉输入病例传播感染的本地病例2例。传播途径可能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除1例无症状感染者外,其余5例均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轻型2例、普通型3例。从已知有明确最早暴露日期的3个病例推算其潜伏期分别为2、5、7d。家庭内3名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观察14天后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此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与武汉暴露史有关。对新发传染病,追踪到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后,第一时间采取严格的集中医学隔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v.32 49-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扬州市6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许纯;董玉颖;田婧棽;王寅;张军;李玉来;王月萍;范前东;何日;

    目的分析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市报告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扬州市共报告6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有病例26例;家庭聚集性疫情报告4起。一代病例8例,二代病例18例;一代病例中6例发病前14d内有武汉旅居史。结论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实施隔离,防止二代传播,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v.3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9年银川市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纳玮;张伟宏;高斌;张旭;

    目的掌握流感流行优势株及流行人群,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2010—2019年银川市流感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银川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 2010—2019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样本16 899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0.64%,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6,P=0.003)。每年11月—次年3月为流感高峰期(占94.88%)。甲型流感阳性检出率(7.53%)高于乙型(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57,P=0.001)。各亚型中新甲H1和季节型H3阳性占比较高,分别为35.09%、35.71%,其次为乙型流感Yamagata型、Victoria型,阳性占比分别为17.19%、12.01%。男性阳性检出率(10.77%)与女性(1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805);6~15岁组阳性检出率(18.05%)最高,0~5岁组(7.64%)最低,不同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05,P=0.001)。结论银川市流感流行呈季节性、单峰型分布,年度病毒优势型别交替出现。应重点关注学校等公共场所流感防控工作,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2021年01期 v.3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4—2019年涟水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陈玲;薛士银;周晓红;

    目的了解涟水县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9年涟水县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HIV/AIDS)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累计报告HIV/AIDS 173例,年均报告感染率0.99/10万,累计死亡3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22/10万;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年均感染增长率为15.31%;全县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镇、乡镇感染率分别为0.98/10万、0.9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681,年龄6~74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75.7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5.09%)。病例发现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方式为主(占30.06%),其次为检测咨询(占26.59%)和术前检测(占13.87%)。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97.11%,其中异性占51.4%,同性占45.7%。CD4+T细胞计数总检测率为91.33%,诊断1年内首次CD4+T细胞检测结果以<200/μl为主(占40.27%)。结论涟水县艾滋病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疫情上升较快,应扩大检测和VCT门诊咨询覆盖面,阻止艾滋病疫情蔓延。

    2021年01期 v.32 56-5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2018年大同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曹世国;王宇红;

    目的了解大同市2018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方法对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大同市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6种性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累计报告6种性病例1 311例,其中梅毒占74.29%,并以隐性梅毒为主,占63.69%。6种性病报告发病率为31.33/10万,发病率梅毒为23.28/10万、淋病为2.84/10万、尖锐湿疣为2.77/10万,不同病种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9,P<0.05)。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011,其中淋病性别比为8.15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0.511;尖锐湿疣为0.431;梅毒为0.981。21~30岁年龄组最多,占22.04%,其次为41~50岁组(占16.55%)、31~40岁组(占13.43%)。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者为主,占31.66%;其次为农民(占21.28%)、离退休人员(占11.06%)。全市所辖10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平城区、云冈区报告较多,分别占39.51%、31.58%。结论大同市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平稳,应加大青年和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的性病宣传干预力度。

    2021年01期 v.3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伴有结核病艾滋病患者相关结核试验检测及CD4细胞计数分析

    唐杰;于永敏;可春梅;

    目的了解伴有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相关结核试验检测结果、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艾滋病伴有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6例单一艾滋病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类型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果及CD4细胞计数差异。结果研究组CD4细胞计数<100/mm~3、100~200/mm~3、>200/mm~3分别为40例(71.43%)、7例(占12.50%)、9例(占16.07%),对照组分别为2例(占4.35%)、8例(占17.39%)、36例(占78.26%),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P<0.05)。研究组TST试验和T-SPOT.TB试验阳性率分别33.93%(19/56)、76.79%(43/56),对照组分别为4.35%(2/46)、8.70%(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77、44.42,P值均<0.05)。研究组不同类型患者CD4细胞计数分布、TST和T-SPOT.T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相比单一艾滋病患者,伴有结核病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明显减少,TST试验、T-SPOT.TB试验阳性率增高,不同类型结核病与CD4细胞计数结果并无密切关系。

    2021年01期 v.32 60-6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潘雍;宋丹;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相应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天津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903例,死亡1例。2019年发病率最低(38.76/10万),2016年发病率(82.60/10万)最高,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74,P=0.000)。发病呈双峰流行,发病高峰为5—8月(占64.28%)和9—11月(占26.11%);10个街道均有发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6,P=0.139),0~<10岁组发病率最高(2 628例,1 278.80/10万),占90.53%,其中1~5岁病例占77.25%,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病例占81.09%。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400份,病原阳性率为69.50%,CoxA6和CoxA16为主,共占74.46%。结论手足口病防控除关注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及高发区域外,还应关注病原型别的流行更替,为掌握疾病发展趋势及疫情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1期 v.32 62-6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2016—2019年盐城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徐忠美;孙伯超;

    目的掌握盐城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监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盐城市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全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2例,以建湖县报告病例最多(23例,占44.23%),以男性为主(47例,占90.38%),平均年龄为43.0岁,职业以出国劳务工人为主(49例,占94.23%),病例感染主要来自非洲。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d,当天就诊占48.08%;县级医疗机构为主要首诊医院,占46.15%;病人就诊当天血检占90.91%。血检确诊疟疾后,虫种鉴定超过3d的8例(占15.38%,恶性疟3例、间日疟1例、卵形疟4例)。规范化治疗率达100.00%。结论需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境外务工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疟防知识和业务技能,推进持续消除疟疾工作。

    2021年01期 v.3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某学校1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赵学成;周义红;潘英姿;徐恒森;吴惠;

    目的分析1起发生在校园内的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探讨可能的暴发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例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武进区某学校2018年11月18日—12月18日累计出现100例腺病毒感染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3.13%;其中男生69例,女生31例,男女比为2.231;发病班级男生罹患率为28.28%(69/244)、女生为19.14%(3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5);年龄集中在6~9岁,发病班级相对集中;部分病例发展为肺炎或支气管炎;该疫情共持续31d,高峰集中在11月27日—12月3日,流行病学曲线呈明显的点源暴露模式;13份病例咽拭子样本中10份检出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76.92%。同教室接触类似症状病人是学生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8.44,95%CI:3.69~19.31)。结论这是1起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的暴发疫情,学生间密切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

    2021年01期 v.3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盐城市<3岁儿童家长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张首富;姚学君;卢正祥;

    目的了解盐城地区儿童家长对口服轮状病毒疫苗(ORV)认知度和接种意愿,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未接种ORV、年龄<3岁儿童的家长,采用统一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儿童家长932人,表示愿意接种ORV占79.1%。听说过ORV的愿意选择接种的占86.3%,未听说过而愿意选择接种的占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9,P<0.01)。愿意接种原因前3位依次为能保护小孩不得病(77.9%)、接种门诊医生建议(37.9%)、轮状病毒感染严重(36.8%);拒绝接种原因前3位依次为担心疫苗安全性(53.8%)、没听说过ORV(50.3%)、担心疫苗预防效果(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户籍、高收入、听说过轮状病毒儿童家长更易愿意接种ORV(P值均<0.05)。结论应加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接种率,降低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率。

    2021年01期 v.32 70-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9年天津市津南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

    柯慧;王立平;孙益民;刘丽娟;

    目的了解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情况,为制定非免疫规划疫苗推广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CIIMS)采集天津市津南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津南区共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179 880剂次,年平均接种35 976剂次;使用疫苗品种从10种增长到17种,适龄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累计人均接种0.32剂次。报告剂次数最多的4种疫苗中,第1剂次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分别为24.78%、22.43%,含Hib成分疫苗分别为23.7%、3.52%,13价肺炎疫苗分别为8.67%、5.27%;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接种率为23.41%。结论天津市津南区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量呈增长趋势,人均接种剂次数不高,接种率与全程接种率都偏低,应依法依规管理非免疫规划疫苗,提高接种率。

    2021年01期 v.3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019年连云港市海州区0~15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祁军;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海州区2019年0~15岁儿童传染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海州区共报告0~15岁儿童传染病15种5 008例,占全区报告病例总数的73.35%,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3 346.63/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42例(占2.83%),发病率为94.89/10万;丙类传染病3 224例(占64.38%),发病率为2 154.4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61.94%和36.80%。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每月均有病例报告,1月、5—6月、11—12月为传染病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男性发病率(3 677.46/10万)高于女性(2 962.1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48,P<0.01);0~<5岁组发病数最多(2 224例,占44.41%)、发病率最高(4 683.88/10万);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44.03%)。主城区发病率(892.48/10万)高于郊区(407.95/10万)和农村(340.15/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930,P<0.01)。结论海州区0~2岁儿童发病的主要病种是手足口和其他感染性腹泻,3~5岁儿童发病主要病种为手足口和水痘,6~15岁儿童发病的主要病种为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应根据各传染病流行特点重点防控。

    2021年01期 v.3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嘉善县≥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煜;徐东升;王平;王勇;俞明芳;

    目的了解嘉善县社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高血压的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0—12月,按照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096名年龄≥15岁的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健康行为方式信息,分析高血压患病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3 082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8.7%,标化患病率为3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低文化程度、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病发病与年龄增长、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行为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密切关系。

    2021年01期 v.3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

    赵昆;李校丽;张琦;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78例,对患者行穿刺脓液培养,检测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耐药性测试;治疗后根据治疗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78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检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21%,革兰阳性菌占21.79%。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均较为敏感,耐药率均<16%,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80%;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0%、91.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脓肿尺寸、糖化血红蛋白、治疗方法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21(1.035~1.687)、1.079(1.027~1.134)、1.008(1.004~1.013)、1.695(1.187~2.420)、5.672(1.165~27.624)(P值均<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治疗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警惕炎性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并注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2021年01期 v.3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某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刘强;吕心瑞;王晶红;高静;

    目的了解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南某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临床送检的7 286份血培养标本检测结果。结果 7 286份血培养标本中,有743份分离出病原体,阳性率为10.20%。其中,722份分离出单一菌株,21份分离2株。在检出的764株病原微生物中,革兰阴性菌491株,占64.27%,革兰阳性菌233株,占30.50%,真菌40株,占5.24%。阳性率前3位的送检科室分别是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和心脏内科,不同科室送检血培养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0,P<0.01)。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6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0.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75%。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21年01期 v.32 84-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张付来;史鸽;李亚仙;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2020年6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疗效,血清与脑脊液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S100B、NSE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体温恢复、疼痛、呕吐缓解、精神状态缓解等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症状缓解时间短。

    2021年01期 v.3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4—2018年苏南某市<5岁儿童死亡分析

    李海欣;马方;秦志强;王丽;王淮燕;虞斌;周华;茅雪琴;

    目的了解苏南某市<5岁儿童死亡状况,为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岁儿童死亡资料,分析新生儿、婴儿及<5岁儿童死亡趋势、死因顺位,及不同性别、户籍儿童的死亡特征。结果 2014—2018年新生儿、婴儿及<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80‰,2.77‰,4.06‰;<5岁儿童前3位死因分别为溺水(11.72%)、先天性心脏病(10.09%)、早产或低出生体重(8.75%);男童(4.50‰)死亡率高于女童(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5);非户籍儿童死亡率(4.84‰)高于户籍儿童(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4,P<0.05);户籍儿童死亡率5年间无明显变化(χ~2趋势=0.07,P>0.05),非户籍儿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4.78,P<0.05)。结论该市<5岁儿童死亡率总体较低,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非户籍儿童高于户籍儿童。应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全市<5岁儿童死亡率。

    2021年01期 v.3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少儿妇幼卫生

  • 2014—2018年绍兴市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实施质量情况

    孙菲;胡米娜;王晓玲;

    目的了解绍兴市适龄儿童窝沟封闭(PFS)项目实施情况,为项目的完善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接受PFS项目者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知情同意率、封闭率、覆盖率、复查率、完好率和六龄牙龋患率、部分萌出和未萌出率。结果 2014—2018年参与该项目学生218 797人次,知情同意率86.6%;封闭牙齿208 108颗,覆盖率98.8%,广义封闭率49.5%,狭义封闭率95.8%;复查率95.3%、完好率83.1%;不同地区、龋患率是广义封闭率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绍兴市适龄儿童PFS实施情况良好,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01期 v.32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高中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吴晓丽;王丽君;王苏立;沈嵘;胡晨;吴江平;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性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南京市某高级中学女生,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378人,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64.02%,痛经程度以轻度居多(占70.25%),痛经发生时间多在月经的第1~2d(占91.32%)。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每周休息时间≥0.5d、饮食均衡及父母关系融洽是青春期女性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值均<0.05)。青春期女性痛经与消瘦、月经规律、牛奶食用频率≥6次/周、独生子女及焦虑状态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青春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饮食均衡、适当休息,父母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降低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2021年01期 v.32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14—2019年常熟市围产儿出生缺陷与产妇年龄构成关系

    岳晓倩;陈华;

    目的了解常熟市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与产妇年龄构成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9年常熟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不同年龄组产妇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顺位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常熟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为4.88‰,低龄产妇、适龄产妇及高龄产妇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病率分别为6.74‰、4.69‰和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7,P=0.000);两两比较显示,高龄产妇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适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60,P=0.000),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高龄产妇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本市高龄产妇的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健康宣教,选择优生年龄段生育。

    2021年01期 v.32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卫生检验与实验研究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痰标本和鼻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检测效果比较

    栾旭波;陈玉莲;张春燕;李华峰;吕品品;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下呼吸道标本(痰)和上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病毒核酸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检测5例COVID-19病例同一时间采集的痰标本和鼻咽拭子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例COVID-19病例痰标本核酸检测ORF1ab基因、N基因的CT值低于鼻咽拭子,扩增曲线信号优于鼻咽拭子。结论 COVID-19病例同一时间痰标本病毒载量高于鼻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效果优于鼻咽拭子。

    2021年01期 v.32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ELISA法和胶体金法在破伤风抗体IgG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陈强;吴昀;戚宇华;冷红英;郭宏雄;

    目的研究ELISA法和胶体金法在破伤风抗体IgG检测中的准确度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5—10月江苏省健康人群免疫监测血清已检测标本200份,分别采取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破伤风抗体IgG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ELISA法的阳性率为61.00%,胶体金法的阳性率为6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的特异度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破伤风抗体IgG均可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2021年01期 v.32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米粉中α-666和O,P′-DDT农药残留测定能力验证

    翟华伟;朱映浩;刘波;

    目的验证中心实验室对大米粉中α-666和O,P′-DDT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方法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T 5009.146—2008方法,对大米粉样品的前处理、标准曲线的制备等进行了优化,提取液经HP-5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优化对大米粉样品的前处理、标准曲线的制备,实验室检测结果与能力验证组织单位的结果一致,通过能力验证考核。结论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可提高实验室对该项目日常检测结果可靠性,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

    2021年01期 v.32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Xpert MTB/RIF在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范锡同;李海涛;闫思涵;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临床诊断肺结核(60例)、可疑肺结核(48例)、可疑耐药肺结核(4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组、可疑肺结核组、可疑耐药肺结核组,采集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涂片和Xpert MTB/RIF,行液体培养和液体药敏实验。对照金标准(临床确诊结果),比较不同方法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效能;对照金标准(液体药敏实验结果),评价Xpert MTB/RIF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48例,临床诊断肺结核组肺结核确诊率为93.33%,高于可疑肺结核组(70.83%)、可疑耐药肺结核组(82.5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疑耐药肺结核组伴有结核病史的比例为100.00%,高于临床诊断肺结核组(25.00%)、可疑肺结核组(8.3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均敏感患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6.25%、4.76%、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8,P<0.05)。与临床确诊结果对照发现,Xpert MTB/RIF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92%、100.00%,与液体药敏培养(66.67%、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较抗酸染色涂片灵敏度(45.5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液体药敏实验对照发现,Xpert MTB/RIF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93.10%。3种方法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Xpert MTB/RIF技术可准确、迅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情况,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年01期 v.3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 基层疾控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流行病学调查实践

    刘榆;向于;田应桥;曾斌;潘红;罗燕;杨帆;郭玲;彭园;喻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疫情波及全国。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理清传播链、搜索及追踪潜在感染者、有效控制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组、强化专业培训考核、运用多形式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加强部门协作、及时总结经验与分享等方面,对疫情期间基层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实践进行探讨与分享。

    2021年01期 v.32 110-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伟华;王雅懿;詹斌秉;

    新冠疫情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结合苏州市姑苏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分析基层疾控中心突发公卫事件应急处置中出现的应急队伍、应急储备、专业硬件建设及应急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卫生应急人员储备、提升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加强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加强卫生应急技术储备等建议,从而为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思路和对策。

    2021年01期 v.3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3+1”模式在新冠肺炎定点救治综合医院普通病区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

    贾玉段;王洁;楚黎君;刘义锋;孙军;

    目的了解"3+1"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综合医院普通病区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综合医院疫情防控和保障疫情期间普通住院患者安全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普通病区患者及家属管理特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全院整体防控规划,制定"3+1"防控管理策略,以防控制度、防控措施、人员管理3大方面为主导,配合疫情筛查开展防控管理工作。运用环闭管理,及时反馈防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持续改进,尽可能切断院内感染途径。结果 2020年1月16日—3月1日全院在院患者2 173例,普通病区1 992例,疫情筛查点共筛查出发热、有呼吸道症状和符合流行病学史患者212例;在院患者发热135例,有呼吸道症状93例,均排除新冠肺炎;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口罩佩戴率100.00%,口罩佩戴正确率83.42%,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88.64%,护理满意度98.72%;在院患者、陪护家属及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结论完善疫情期间防控制度,紧抓患者及医务人员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筛查流程,可有效保护院内易感人群,避免院内感染发生,控制疫情扩散。

    2021年01期 v.3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某区肢体残疾人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李莹杰;方宏雁;瞿金英;吴萍;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肢体残疾人的生活现状,为改善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登记在册的肢体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肢体残疾713人,体重正常仅占47.7%,肥胖率为12.5%;超重率为34.8%,男、女分别为39.6%、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2,P<0.05);22.0%男性对自身饮食习惯不关心,女性为9.0%。自我健康状况评价良好占48.6%。超过90%的调查对象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结论目前上海肢体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有待加强,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服务。

    2021年01期 v.32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市吴中区企业复工人群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状况

    刘景超;周支军;金建荣;

    目的了解苏州市吴中区企业复工人群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状况,为制定精准健康宣教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自制问卷,开展企业复工职工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2 276份有效问卷,总体知晓率为60.4%。各知识点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企业预防措施知识(70.0%)、传染病法律法规知识(65.0%)、个人行为和防护知识(60.0%)、日常消毒知识(60.0%)、流行病学知识(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7,P<0.01)。总体得分:女性为(14.8±4.9)分,男性为(14.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6,P<0.05);知晓率随年龄增加和学历提高呈上升趋势(F值分别为44.507和383.022,P值均<0.05);就职于区百强重点企业的员工总体得分(16.0±4.3)分,高于就职于其他企业的(13.1±5.5)分(t=14.273,P<0.05)。所有知识条目中,使用健康码等政策要求知晓率最高(89.7%),新冠病毒肺炎症状知晓率最低(12.2%);有6项知识条目知晓率≥80.0%,4项<30.0%。结论苏州市吴中区企业复工人群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方面还存在较多弱项,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人群采取多重手段,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教以及心理健康干预。

    2021年01期 v.3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张国英;叶娜;刘春红;王秋云;朱美;郑惠元;李娜;

    目的探索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家长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20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家长进行常规教育、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家长在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满意度、依从性、各项知识掌握情况和患儿Gesell发育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2周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知识知晓、定期复诊、居室安排、症状观察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对HIE患儿家长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可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度,提高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的依从性。

    2021年01期 v.3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稿约

    <正>《江苏预防医学》杂志是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出版。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荣获2013-2014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质量奖,2015年入选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Ⅲ类项目,2016—2019年入选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Ⅱ类项目。

    2021年01期 v.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