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伟;金鹏飞;李靖欣;孟繁岳;朱凤才;
在疫苗临床研究领域,与疫苗保护作用相关的免疫学替代终点研究非常有意义。与观察临床终点的现场临床试验相比,免疫学替代终点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研究人群的样本量,缩短随访时间,从而推动新疫苗的研发、评价、审批和应用。目前,经多项研究的不断探讨,已有10多种疫苗如黄热病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建立了免疫学替代终点。现回顾综述疫苗免疫学替代终点发展史,讨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7年01期 v.2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储凯;朱加宏;唐杰;王龙花;陶红;胡月梅;
目的了解江苏省涟水、阜宁两县3~11月龄婴儿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Hib-PRP)自然感染抗体水平,评价地区差异。方法通过查阅预防接种证,在两县共筛选无Hib疫苗接种史3~11月龄婴儿3 061人,采集静脉血约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b-PRP抗体,计算两县入组婴儿Hib-PRP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短期保护率、长期保护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Hib-PRP抗体总GMC为0.18mg/L,涟水县为0.19mg/L,阜宁县为0.1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阜宁县短期、长期保护率(1.64%、23.85%)均高于涟水县(0、21.56%)。阜宁县3~5月龄婴儿抗体GMC(0.28mg/L)明显高于涟水县(0.13mg/L);而6~8月龄和9~11月龄婴儿抗体GMC(0.10mg/L和0.12mg/L)明显低于涟水县(0.21mg/L和0.5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年龄增长,阜宁县短期保护率呈上升趋势,长期保护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涟水县长期保护率亦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涟水、阜宁县3~11月龄婴儿Hib-PRP自然感染抗体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2017年01期 v.2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家垒;李贵凡;胡月梅;刘爱民;王建军;王慎玉;陈奕娟;王文娟;唐蓉;梁祁;
目的评价某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1 200名3~5月龄知情同意、无百白破疫苗接种史、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史、无百白破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健康婴幼儿,按1∶1比例随机接种3针次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每针次间隔1个月。在观察期内对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观察,采集免前和全程免疫后第28d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原性观察。结果免疫后试验组抗百日咳毒素(PT)、丝状血凝素(FHA)、白喉类毒素(DT)、破伤风类毒素(TT)抗体阳转率均>9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4种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抗体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MFI)除PT抗体外,其他3种抗体水平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均以1级和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2%,仅疲倦乏力、肿、疼痛等发生率试验组(2.17%~6.17%)高于对照组(0.67%~3.50%)(P值均<0.05)。结论该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与同类上市疫苗相比,免疫原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可以耐受,可进一步进行多联疫苗探索和研究。
2017年01期 v.28 9-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勇;冷红英;吴昀;
目的为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尤其是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监测和妥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江苏省2012—2014年全省报告的AFP病例中检测脊灰疫苗株阳性的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江苏省2012—2014年共报告AFP病例887例,下肢麻痹的占96.15%,粪便标本采便率96.96%。脊灰病毒检出率3.02%,全部为疫苗株,其中Ⅰ型占26.92%(7例),Ⅱ型占19.23%(5例),Ⅲ型占34.62%(9例),Ⅰ+Ⅱ型占11.54%(3例),Ⅰ+Ⅲ型占3.85%(1例),Ⅰ+Ⅱ+Ⅲ型占3.85%(1例)。南京、苏州、泰州3个市病例占57.69%,病例集中在4—5月,夏季Ⅰ型占54.55%,秋冬季Ⅲ型占87.50%(P=0.007)。男性多于女性,<5岁病例占73.08%。免疫史>3次占84.62%,采便距最后一次服苗时间<30d的混合型占75.00%,≥30d的单型占90.91%(P=0.031)。结论在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应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学监测,及时发现可能的输入病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及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病例的发生。
2017年01期 v.2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伟;田野;孙巍;唐晨晨;陈越英;吴晓松;王嵬;谈智;
目的分析ATP生物荧光法(ATP法)应用于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法和活菌计数法,对含不同浓度有机物或无机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悬液、无菌溶液和人手表面采样液进行平行检测,以活菌计数法为金标准,分析ATP法所测相对光单位(RLU值)与菌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以蒸馏水配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悬液,菌浓度在10~4~10~7cfu/mL两种方法所得值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关系。以PBS配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悬液,菌浓度分别在10~3~10~7cfu/mL、10~4~10~8cfu/mL,两种方法所得值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关系。蒸馏水和PBS以ATP法检测,RLU值均>50;以ATP法检测无菌有机物溶液,不同种类、浓度的有机物对RLU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且两种方法检测含不同有机物的菌悬液结果均无相关性;以两种方法检测手表面微生物现场采样液,所得值间无相关性。结论菌液浓度、无机物、有机物均可影响ATP法的RLU值,ATP法不能准确反映样本中细菌浓度,应用于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2017年01期 v.28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焕新;柯秀梅;蔡曼;王萌;杨生晟;陈春辉;余文敏;
目的对1株在九江地区分离的柯萨奇A6病毒(CoxA6)VP1区域进行克隆,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B细胞表位进行分析和预测,为CoxA6疫苗制备和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对CoxA6分离株VP1区进行扩增和克隆、序列分析,应用SigaIP、TMPRED、TMHMM、Big-PI Predictor、Cell-Ploc、PSORT、NetNES、Netphos、SOPMA、NetNGlyc、MotifScan、InterProscan、SMART、PROSITE、GOR4、Bepipred Linear Epitope Prediction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VP1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和潜在的B细胞表位。结果该CoxA6分离株VP1基因编码305aa的多肽,分子量为33.5kDa。该蛋白无信号肽、跨膜区,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次为α-螺旋及β-片层。该蛋白共有7个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位于151~173aa区域内的表位分值最高为2.774。结论成功克隆了1株CoxA6的VP1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和B细胞表位预测,为制备CoxA6疫苗和开发诊断方法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2017年01期 v.2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蓓;李放;朱峰;刘华良;
目的探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保健酒中微量甲醛和乙醛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在60℃水浴中衍生成为苯腙,经二氯甲烷提取后挥干,加乙腈∶水(1∶1V/V)复溶,取滤液采用HPLC进行检测。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甲醛、乙醛在0.5~1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平均回收率甲醛为96.9%~103.3%,乙醛为99.8%~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甲醛为1.8%~6.3%,乙醛为1.6%~5.6%;最低检出限甲醛、乙醛分别为0.03、0.05mg/L。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较高,且简便、准确,适用于快速测定深色发酵类保健酒中甲醛和乙醛的含量。
2017年01期 v.2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杭莉;杨华梅;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水体中1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水样经SSH_2P小柱富集后,目标化合物通过UPLCTM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甲醇和2mmol/L乙酸铵水溶液进行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以氘代克百威为内标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测定。结果 1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1.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6 3~0.999 8,回收率为70.88%~96.6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4%~5.05%,仪器的检出限为0.003~0.280μg/L。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满足水体中痕量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2017年01期 v.2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严婷;钟义红;张成香;王玉邦;
目的评价某品牌松灵胶囊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遗传毒性试验三项和大鼠30d喂养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松灵胶囊经口毒性试验最大耐受剂量MTD>20.0g/(kg·d),属于无毒级别;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各剂量组作用小鼠后,其微核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PCE/RBC比值、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鼠喂养30d后,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体重增长情况均良好、其增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主要器官未见毒性病理改变,未观察到最大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3.00g/(kg·d)。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牌松灵胶囊无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7年01期 v.28 29-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金伟;邵婷;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晚发现的原因。方法分析2010—2015年靖江市报告的新发HIV感染者相关资料,对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就医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政策知晓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晚发现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报告102例确诊HIV感染者,36例为晚发现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家庭年收入低的患者晚发现的风险较高(P<0.05);感染途径与检测样本来源、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艾滋病相关政策的了解、艾滋病相关症状的发生与晚发现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收入、检测样本来源,是否认为自己可能从固定性伴那里感染HIV、是否在查出感染HIV之前有做HIV检测的想法、是否有不明原因体重减轻(3个月内进行性体重下降超过10%)、是否有不明原因发热(间歇性或持续性超过1个月)、是否有口角炎、唇炎及口黏粘膜毛状白斑、是否了解偶尔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会传播HIV是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晚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HIV感染患者晚发现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工作力度,争取尽早发现感染者。
2017年01期 v.28 32-3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罗鹏飞;俞浩;韩仁强;林萍;周金意;
目的了解江苏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特征,评价循环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江苏省国家死因监测点2013年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全省2013年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38.62%,死亡率为258.73/10万(标化率122.96/10万),男性为256.09/10万(122.68/10万),女性为261.41/10万(123.09/10万),城镇为253.26/10万(122.08/10万),农村为262.92/10万(123.68/10万);脑出血、脑梗死、中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6类疾病,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79.30%。循环系统疾病所致PYLLR、AYLL分别为5.84‰、4.78年,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居民。构成顺位依次为冠心病(31.93%)、脑出血(30.97%)、脑梗死(9.92%)、中风(未特指)(4.34%)、高血压性心脏病(3.07%)、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7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江苏省居民首位死因。应在控制冠心病和脑出血等主要病种死亡率的同时,加强对男性和农村居民等早死负担较高人群开展早诊早治工作。
2017年01期 v.28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黄春妍;陆艳;王临池;胡一河;戴宁彬;高艳;黄桥梁;刘娜;王海涛;
目的了解苏州市大肠癌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根据2002-2015年苏州市死亡登记资料和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算大肠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死亡率平均增长速度,利用趋势性检验分析大肠癌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5年苏州市因大肠癌死亡共11 137例,粗死亡率为12.71/10万,标化率为9.05/10万;以直肠癌(粗死亡率为7.07/10万,标化率为5.05/10万)最高,结肠癌(粗死亡率为5.46/10万,标化率为3.88/10万)次之,肛门癌最低(粗死亡率为0.18/10万,标化率为0.13/10万)。平均增长速度粗死亡率为4.87%,标化率为2.02%。趋势性检验表明,2002-2015年粗死亡率有一定上升趋势(P=0.00),标化率没有变化趋势(P=0.87),其中直肠癌和结肠癌粗死亡率、标化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大肠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40岁之前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男、女性均在≥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157.57/10万、94.22/10万)。结论苏州市大肠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结肠癌和直肠癌呈现增长趋势,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2017年01期 v.2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刘长江;毛瑞奎;饶小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时间切点,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09—2012年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的T2DM患者74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5~80岁,根据确诊DM的时间进行分组,病程≤1年为A组,1<~≤3年为B组,3<~≤5年为C组,5<~≤7年为D组,7<~≤10年为E组,>10年为F组。记录测量学指标,检测生化指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35.5±15.6),与A组(96.8±12.8)、B组(99.7±12.4)、C组(102.5±13.2)、E组(78.8±12.2)及F组(50.6±8.5)相比,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分析,病程≥5诊断指数最大(0.34),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69~0.72)。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5年风险比值比(OR)明显升高(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肾损害发生的时间切割点为5年病程,应尽早关注和干预T2DM肾损害。
2017年01期 v.2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阳;王莹;柳艳;姜方平;
目的了解镇江市丹徒区综合干预酒后驾驶效果。方法采用路边随机拦截呼气酒精测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后调查驾驶员,比较酒驾率的变化。结果基线调查的2014年,调查1 322名驾驶员中,酒驾率为2.87%;比较不同驾车时间、车辆类型、出行目的、饮酒频率及是否知道酒驾最低血液酒精浓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加强健康教育与执法干预1年后的2015年,调查1 328名驾驶员中,酒驾率为1.05%;比较不同车辆类型、是否知道酒驾最低血液酒精浓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调查的酒驾均为轻度酒后驾驶,酒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徒区酒驾综合干预后酒驾率下降,但酒驾依然存在,需继续加强干预措施。
2017年01期 v.2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晓洁;周晓明;朱莉;巩宗林;
目的综合评价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群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MDM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3 439例乳腺癌患者和3 49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TT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GG基因型个体与乳腺癌风险增高相关(OR=1.37,95%CI:1.00~1.88),而携带GT基因型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并未明显增高(OR=1.21,95%CI:0.99~1.49);与携带TT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GT、GG基因型个体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OR=1.26,95%CI:1.01~1.59);与携带GT、TT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未明显增高(OR=1.18,95%CI:0.95~1.47)。结论在亚洲人群中,MDM2基因SNP309G可能是乳腺癌易感性增加的危险因素。
2017年01期 v.2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翠林;周守君;李美玲;曹慧;
目的了解"两步筛查法"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低发地区筛查的效果。方法第一步,用筛查量表对南京市雨花台区>35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初筛出高危人群,第二步,采用胃镜筛查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2012—2015年共调查13 037人,初步筛查出高危人群2 260人,浓缩率17.34%;高危人群中有1 065人参加胃镜筛查,胃镜参检率47.12%,筛查出癌前病变22例(2.07%)、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0例(0.94%);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_(趋势)~2=15.993,P<0.01),早期病变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_(趋势)~2=33.980,P<0.01)。结论 "两步筛查法"在低发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筛查有应用推广价值。
2017年01期 v.28 54-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符彬;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表达水平。方法采集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组和对照组空腹静脉血,使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血清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H_2O_2、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SOD、T-AOC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_2O_2、MDA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r值为0.474、0.499,P值均<0.05),SOD、T-AOC与高血压分级呈负相关(r值为-0.574、-0.544,P值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损伤程度与高血压病情进展有关。
2017年01期 v.2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石素逸;许敏锐;强德仁;
目的了解武进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优化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 2005软件包,对2009—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武进区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229.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5.50/10万,居全死因首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岁、35~59岁、≥60岁组首位死因分别是白血病、肝癌、胃癌;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74 045人年,潜在减寿率(PYLLR)为12.92‰,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10.72年,男性PYLLR大于女性,而AYLL略低于女性。肝癌和白血病分别居PYLLR、AYLL首位。结论恶性肿瘤是本区居民的主要死因。肝癌是减寿的首位死因,白血病是早死的首位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死因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7年01期 v.2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丽鸿;张宏;张钧;肖琦;
目的掌握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基线资料,描述与分析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5年苏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起,其中"苗头"事件占55.00%,Ⅳ级占40.00%,Ⅲ级占5.00%,未见Ⅰ级、Ⅱ级事件报告。发病2 540例,死亡21例;波及人群罹患率为13.40‰,死亡率为0.11‰,病死率为0.83%。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2.50%。12—次年1月和5-6月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高峰,发生起数占全年的51.25%。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场所。结论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学校是高发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得到政府与社会高度关注。
2017年01期 v.2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景;许晶晶;
目的了解射阳县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规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射阳县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575例,发病率624.00/10万,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648.33/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报告发病前5位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占报告总数的94.09%;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肠道。发病呈明显春、冬季节双峰分布。结论射阳县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为呼吸道疾病,学校卫生防病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2017年01期 v.2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钧艳;吉渝南;曽洋;李星星;柳旭萍;汤梦南;
目的了解阆中市<5岁儿童死亡率,并分析死因及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2010—2014年阆中市<5岁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0—2014年阆中市<5岁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10.7‰下降至2014年的8.1‰,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人数的75.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人数的67.4%,7d内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88.1%;2014年农村<5岁儿童死亡率为城市的3.26倍;前3位死因为出生窒息、肺炎、意外死亡。结论 2014年阆中市<5岁儿童死亡率已明显低于2020年全国<5岁儿童死亡率13‰的目标,但城乡仍存在差异。需加进一步强新生儿护理,做好儿童的保健工作。
2017年01期 v.28 66-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秀英;胡莹;陆培善;冷红英;吴昀;毕诚;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江苏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方法在苏中(扬州、南通市)、苏北(淮安、徐州市)8个监测点,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2 669份血清标本,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测定乙脑抗体水平。结果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6.4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2.71;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GMT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组、年份、地区及免疫接种次数乙脑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15岁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乙脑低滴度抗体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
2017年01期 v.2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居萍;朱亚东;李小学;
目的了解如皋市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如皋市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报告AEFI个案737例,3.70/万,逐年上升,其中一般反应684例(92.8%),以发热为主(65.1%);异常反应49例(6.6%),以全身皮疹为主(81.6%);偶合症4例。无细胞百白破引起的AEFI占比最多(占32.3%),一类疫苗中白破二联疫苗AEFI发生率最高(14.42/万),二类疫苗中脊灰灭活无细胞百白破HIB(五联)最高(18.69/万);时间分布上以3—7月为高发季节;年龄以<1岁占比最大(37.58%)。结论如皋市AEFI个案报告率逐年增加,监测敏感性逐步提高,应继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公众对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及预防接种工作的信心。
2017年01期 v.2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范肖肖;杨俊英;王海红;张丽文;苑新海;朱宗龙;
目的分析1例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病例及监护人进行面对面家访,调查接种单位和疫苗公司,同时前往病人诊疗医院询问主治医生,收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资料、预防接种资料等相关信息,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例小脑共济失调诊断明确,疫苗来源、流通、储存、运输及接种等环节均符合相关规定,疾病发病与疫苗接种可能存在时间关联性。结论经专家组调查诊断,该病例所患疾病不能排除预防接种的因素,不排除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建议短期禁止该儿童进行疫苗接种。
2017年01期 v.2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敬义;熊玮;吴纪明;李祥;
目的了解鄂东南地区(黄冈市、鄂州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鄂东南地区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173例的痰培养均阳性且均经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痰标本,采用比例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173例可疑患者中,出现耐药者67例,总耐药率为38.73%,耐多药患者46例,耐多药率为26.59%。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FP(34.68%)、INH(29.48%)、SM(9.25%)、EMB(4.05%)。初治患者耐药率(32.85%)显著低于复治患者(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耐药及耐多药发病率均高于一般结核病人,复治患者是耐多药筛查和防治的重点人群。
2017年01期 v.2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勇;宋燕;胡小奎;
目的调查2015年泰兴市1例接种疫苗后病例死亡原因,加强全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工作。方法泰州市及泰兴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种、身体健康状况、诊疗及死亡经过作详实调查、分析和判断。结果本起接种疫苗后死亡病例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加强全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管理,及时开展相关调查与诊断工作,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可以确保适龄儿童享有安全、高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2017年01期 v.28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普苍;杨永艳;
目的了解拉萨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现状,为制订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网络报告疫情和全市人口情况,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查对象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检查异常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培养检查,同时对现场诊断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检4 543人,受检率为95.78%。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7例,患病率594.32/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54.08/10万。确诊病例均为农牧民,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18~73岁。居民结核病知晓率为49.00%。结论拉萨市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居民知晓率偏低,需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
2017年01期 v.2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东辉;董晨;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数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4月—2014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逐月发病数进行ARIMA模型建模,对2015年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报告数进行比较。结果 ARIMA(1,1,1)((0,1,1)12模型对2015年各月的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预测,预测值符合实际发病数变动趋势。结论使用ARIMA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幼托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数,为手足口病防制服务。
2017年01期 v.28 80-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媛;
目的了解徐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徐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 468例,年均发病率为57.10/10万,重症病例177例,死亡6例,病死率0.2‰。全年均有发病,呈现单峰季节性趋势,5月份达流行高峰。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集中在0~3岁年龄组。实验室确诊956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为主(42.3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全市10个辖市(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沛县发病率居首位。结论徐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应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和环境卫生改善及病毒型别的鉴定,重视EV71外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2017年01期 v.2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惠;许长沙;
目的分析宿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宿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0 4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6.76/10万,其中重症病例411例,死亡病例4例。2011—2015年病例数逐年下降,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总体上呈夏季发病高峰。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宿豫区、宿城区和泗洪县发病数较多,占发病总数的82.49%;重症病例中66.91%发生在泗洪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0~5岁儿童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6.86%,散居和托幼儿童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数的98.27%。肠道病毒71型(EV 71)是主要病原体。结论宿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且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今后应对低年龄、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重点关注。
2017年01期 v.28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杭惠;刘成;
目的了解苏州市2011—2015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苏州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累计报告1 832例猩红热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81/10万;各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吴江区、太仓市、张家港市、虎丘区、工业园区;发病高峰为5-6月;男性发病率(3.41/10万)高于女性(2.17/10万),3~9岁组报告病例最多,为1 630例(占88.97%);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5.91%、34.33%。结论苏州市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猩红热防控工作。
2017年01期 v.2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陈振波;潘雪梅;谢新妹;唐翠英;谭绍安;郑文娟;
目的了解连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连州市2011—2015年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就诊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接种狂犬疫苗者15 467例,年均人群狂犬病暴露率为790.84/10万。夏季高发,主要集中在5-8月;男女比为1.28∶1;0~9岁儿童及农民是动物致伤的主要群体。受伤部位下肢多见(50.22%),其次为上肢(41.86%);伤口数目多为一处(占96.65%),以浅层伤为主(占96.69%),主要为Ⅱ级暴露(占75.40%)。伤后24h内就医者占89.10%,仅34.48%的Ⅲ级暴露使用被动免疫制剂,98.35%的暴露者完成了全程免疫。伤人动物主要为犬(占78.21%)和猫(占13.81%);仅4.67%家养动物1年内进行过免疫接种。结论连州市居民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2017年01期 v.2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陶廷驰;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MDT)对麻风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麻风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1983年高邮市实施麻风病MDT为界,对全市1950—1982年(实施前)和1983—2015年(实施后)的麻风病流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50—2015年共发现麻风2 764例,实施前后年均发现率分别为9.78/10万和0.09/10万,男女比分别为2.74∶1和2.19∶1,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27.7岁和39.8岁,平均诊断延迟期分别为7.7年和2.8年,型比为7.81%和4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施前的氨苯砜(DDS)单疗治愈率为79.91%,累计复发率为1.95%,实施后联合化疗治愈率为100%,无复发病例;实施前后Ⅱ级畸残率分别为35.24%和3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麻风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传染源,对控制麻风病流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要加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的早发现工作。
2017年01期 v.2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秀芹;孙伯超;
目的了解人群肠道蠕虫感染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阜宁县肠道蠕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监测23个村12 962人次,检出肠道蠕虫阳性者251人次,人群总体感染率为1.94%,感染率由2006年的5.78%下降到2015年的0.56%,有逐年下降趋势(χ_(趋势)~2=13.58,P<0.01)。虫种主要为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11%、0.78%0.20%。10年累计检出多重感染患者21例(8.37%),均为二虫感染。<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32%,总体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1.80,P<0.01)。结论阜宁县人群肠道蠕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防控。
2017年01期 v.28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时影影;褚秀娟;姜璎慈;李颖;
目的了解月子会所传染病防制管理现况,发现潜在危险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现场调查上海市长宁区月子会所。结果共调查8家会所,平均营业年限3.63年,平均设置床位19.5张,5家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5家会所提供自制月子餐,3家为外包。2家会所仅聘用护士,1家仅聘用育婴师,另外5家育婴师和护士均有聘用。8家会所均未建立明确的传染病发现、报告制度,均未配备疾病防治专职人员;均要求产妇入住时提供出院小结,要求探视访客洗手。5家会所报告曾接待过患有传染病的产妇或婴儿,3家报告营业以来发生过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结论长宁区月子会所存在传染病疫情发生风险,应对会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卫生防病意识。
2017年01期 v.2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宝晨;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南京市城乡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并随机分为城市对照组和干预组、乡村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运动干预、行为干预、膳食干预和环境干预,对照组则按照正常教学安排进行处理,干预结束后将对照组和干预组学生视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城市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视力正常率分别为60.00%、58.40%,乡村学生分别为62.17%、65.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城市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视力正常率为47.50%和55.56%,乡村学生分别为54.25%和6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正常学生视力不良新发率分别为25.46%和15.61%,视力不良学生视力恢复率分别为6.94%和1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乡村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正常学生视力不良新发率分别为16.04%和9.09%,视力不良学生视力恢复率分别为5.43%和1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显著延缓小学生视力不良增加的趋势,对预防小学生近视有着重要意义。
2017年01期 v.28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锦燕;
目的评估应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1例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农村妇女,均行TC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TCT、阴道镜及联用的筛查效果。结果 621例宫颈癌普查者经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确诊556例阴性、CINⅡ38例,CINⅢ25例,宫颈微小浸润鳞癌2例。TCT筛查灵敏度89.2%,特异度58.1%,阳性预测值19.9%,阴性预测值97.9%;阴道镜灵敏度92.3%,特异度62.6%,阳性预测值22.4%,阴性预测值98.6%,TCT与阴道镜筛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u值均<0.4)。TCT与阴道镜联用筛查灵敏度96.9%,特异度79.3%,阳性预测值35.4%,阴性预测值99.5%,与单一检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u值=0.42)。结论应用TCT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2017年01期 v.2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