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兆营;金辉;
目的了解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及事件发生趋势,为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2006—2011年江苏省网络直报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12起,发病20 613人,死亡36人,波及人口数近343万人。扬州、南通、连云港市是发生事件数最多的地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场所;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为主;表现为3—5月和9—11月双峰分布特征。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0%以上,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引起突发事件最主要病种。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有夏季高发的季节性特征。职业中毒事件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无锡、苏州占总化学中毒事件的71.43%。结论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食品卫生监管理,加强对高毒企业职业卫生知识相关培训,督促其建立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2012年05期 v.2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闻栋;顾朝阳;祖荣强;申涛;
目的调查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以查找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选择部分确诊病例开展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调查。结果在学校共发现269例病例,学生264例(罹患率17.38%),教师5例(罹患率4.39%);学生家长中共发现7例病例;病例班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号教学楼西面楼梯两侧班级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χ2=195.00,P<0.01)。24名学生、3名家长、1名生活老师和1名清洁工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物体表面涂抹标本、桶装水均阴性。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最短为发病后3d,最长14d,中位时间为7d。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首例病例呕吐物污染环境后造成一次局部范围的共同暴露,通过接触传播使疫情进一步扩散。
2012年05期 v.2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胡凡;姚学军;华杰;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索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神经管畸形(NTDs)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中国知网和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根据检索标准,收集儿童MTHFR C677T多态性与NTDs相关的文献,应用Stata 11.0软件对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分析后发现,在TT/CC、CT+TT/CC和TT/CT+TT遗传模式下,OR值分别为1.78(95%CI1.12,2.81)、1.28(95%CI1.07,1.55)和1.73(95%CI 1.07,2.78)。结论 MTHFRC677T多态性与NTDs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儿童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神经管畸形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012年05期 v.2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静;杨亚明;陈凯;涂志斌;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宜兴市1 862人问卷调查,对2型糖尿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抽样地区与2型糖尿病患病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为: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3,P<0.01)、BMI(OR=1.07,P<0.01)、腰臀比(OR=13.11,P=0.04)、血清甘油三酯(OR=1.16,P<0.01)、高血压家族史(OR=2.75,P<0.01)、体力活动(OR=0.47,P<0.01)及主食(OR=1.25,P<0.01)对糖尿病患者有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与年龄,饮酒、BMI、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及主食等因素相关。
2012年05期 v.23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吕淑荣;苏健;向全永;武鸣;
目的了解在现场调查中实行自报身高、体重、腰围的可行性。方法在江苏全省范围内,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中获取身高、体重、腰围的自报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调查人群身高、体重、腰围的知晓率分别为49.98%、60.17%和31.88%;身高、腰围自报值与实测值均差分别为1.15厘米和-2.03厘米,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自报值与实测值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2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身高、体重、腰围知晓率均有影响;自觉健康状况、体重情况等未见有显著影响。结论江苏省成年人中身高、体重、腰围知晓率尚不高,自报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尚在可接受范围。若在今后的工作中实行身高、体重、腰围自报,仍需不断宣传卫生知识和推广适宜的测量工具。
2012年05期 v.2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敏;闫红静;吴苏姝;刘黎;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未参加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原因,为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南京市使用滚雪球法进行问卷调查,了解MSM人口学、高危行为特征,分析未参加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原因。结果共调查766名MSM,有76.0%最近一年未参加艾滋病抗体检测。其HIV感染率为3.92%,梅毒感染率为10.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最近一年进行性病检查治疗和接受过性病艾滋病宣传与未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统计学关联。结论南京市MSM人群HIV检测率低,急需探索MSM检测咨询、后续服务等管理模式,提高MSM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率。
2012年05期 v.2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浩;山顺林;单鹄声;闻旭阳;王志敏;王婷;潘恩春;
目的了解淮安市胰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胰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09—2011年胰腺癌发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累积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评价其寿命损失情况。结果淮安市居民2009—2011年胰腺癌平均粗死亡率为3.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38%;城市居民平均标化死亡率为3.00/10万,略低于农村居民的3.16/10万;男性居民平均标化死亡率为3.57/10万,高于女性居民的2.69/10万;胰腺癌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9岁,610例胰腺癌死亡病例中92.62%的为50岁以上居民,30~49岁者45例,占7.38%,30岁以下者0例;胰腺癌PYLL和AYLL分别为4 680和7.7人年,其中男性居民分别为2 661和8.0人年,分别高于女性居民的2 019和7.3人年;城市居民胰腺癌PYLL为2 414人年,高于农村居民的2 266人年,城市居民胰腺癌AYLL为7.8人年,略高于农村居民的7.5人年。结论淮安市胰腺癌死亡率较高,主要危及中老年人,对男性、城市居民的早死危害程度较高。
2012年05期 v.2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耀东;朱昆鹏;高涵昌;江蓉;朱秋荣;
目的了解国家工作人员吸烟现状及各单位控烟执行情况。方法对苏州市31家参与单位的全部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 106名调查对象中吸烟率为23.8%,其中男性为37.8%,女性为1.1%。吸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学历的升高而降低。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健康认知率分别为90.4%和89.3%,有60.5%的单位全面禁烟,58.4%的调查者认为单位控烟执行情况较好,吸烟者中有30.1%的认为控烟规定能减少吸烟量。结论苏州市国家工作人员的吸烟率较高,对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有效的控烟措施以提高各单位控烟规定的执行力。
2012年05期 v.2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浩;卫平民;黄明豪;李小宁;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吸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57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吸烟率为8.0%,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16.966)、饮酒状况(OR=2.793);饮酒率为42.1%,饮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4.443)、吸烟状况(OR=2.793)。结论医学生吸烟率低于中国人群平均水平,饮酒行为普遍,应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2年05期 v.2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胡锦流;刘林飞;孙修福;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心理状况,为开展家庭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形式,对53对艾滋病单阳家庭中的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85%,71.70%的调查对象认为艾滋病感染者身份应该保密,86.79%的HIV/AIDS患者能平静接受感染事实,有81.82%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37.74%的调查对象存在抑郁症状。结论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反歧视宣传,开展关怀技能培训,为HIV/AIDS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2012年05期 v.2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晓军;郭晓健;岳文彬;吉俊敏;
目的调查常州市流动儿童家长健康素养状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从流动人口学校抽取916位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水平为8.19%,知识知晓率为59.32%,低于江苏省人群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和社会支持与健康素养知识知晓呈正相关。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
2012年05期 v.2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盛晟;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区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报告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病原检测采用RT—PCR进行核酸测定。结果 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374例,发病率为227.43/10万,其中重症病例61例,无死亡病例。5—7月和9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72%。男女性别比为1.34∶1。75例监测病例中,EV71阳性22例,占阳性病例的56.41%。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职业和年龄性别特征,应进一步加强疫情和病原学监测,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2012年05期 v.2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贾从英;
目的分析淮安市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07—2011年疟疾血检年报、网络直报、个案调查及"三热"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淮安市2007—2011年共发生309例疟疾病例,其中间日疟215例,恶性疟93例,卵形疟1例,年发病率为0.67/10万。2007—2011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按年份所占比例依次为19.01%、27.59%、30.91%、70.9%和93.33%,呈逐年上升趋势。实验室血检发热病人263 925人,本地血检阳性率0.01%;外来人口阳性率0.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3,P<0.01)。结论开展对"三热"病人的监测是控制疟疾传播与流行的主要措施,流动人口是淮安市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2012年05期 v.23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昆鹏;李云;朱杰;
目的以手足口病为例,探索一种利用卫生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传染病监测、预测方法。方法相关分析苏州市医疗"一卡通"信息系统中苏大附属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初步诊断数,与全市大疫情监测的确诊手足口病病例数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最佳的预测模型。结果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3,最佳模型为Power:Y=X1.050,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1。结论 "一卡通"信息系统的数据可应用于传染病的预警、预测。
2012年05期 v.2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建平;徐金水;还锡萍;刘晓燕;傅更锋;王小亮;邱涛;徐晓琴;羊海涛;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1年艾滋病疫情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1 821例,报告数居前3位是南京、苏州和无锡;主要以20~5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总数的81.93%;工人和农民占39.43%;性接触途径传播占87.26%,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占7.63%。结论全省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地区差异较大,感染人群特征多样化,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2012年05期 v.23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 ] - 祁志刚;王小云;张昉;
目的分析南通市崇川区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崇川区2002—2011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崇川区2002—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 83例,死亡11例。以15~49岁最多,占86.75%;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3.98%。结论崇川区HIV/AIDS病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应采取以控制性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控策略,全面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
2012年05期 v.23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剑峰;郭加宏;周红卫;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村为单位普查、重点环境抽查、乡镇组织复查等方法进行查螺。结果在3个市(区)、8个乡(镇)、18个村查到50处有螺环境,有螺面积89.18hm2。钉螺平均密度0.075 5只/0.1m2,捕捉并解剖活螺2 471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泰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仍要抓好查灭螺工作。
2012年05期 v.2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维新;
目的了解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肿瘤登记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居民标化恶性肿瘤现患率为272.64/10万,前5位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肠癌、乳房癌,消化道肿瘤占所有肿瘤的76.22%。男性标化率为165.95/10万,女性标化率为106.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8,P<0.05)。肿瘤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至75岁以上年龄段达高峰,45岁以上人群占95.33%。结论威胁涟水县居民健康的肿瘤主要是消化道肿瘤,45岁以上人群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人群。
2012年05期 v.23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杭惠;陈立凌;惠东明;
目的了解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47.16/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结论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2012年05期 v.2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陈少军;周荣光;朱成艳;
目的对句容市发生的一例罕见病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该病例系由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密切接触者无发病。结论句容市是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区域,医疗防疫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该病种防控。
2012年05期 v.2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钱兴才;潘晓雯;杨的松;朱雪君;周静芳;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滥用海洛因及其他精神活性类药物现状,分析药物滥用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美沙酮门诊在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4种毒品和精神活性类药物进行尿液检测。结果共调查179例患者,20.11%的承认过去1个月内曾经使用毒品,类别依次为海洛因、安定、冰毒、吗啡、异丙嗪;26.82%的尿检阳性,类别依次为氯胺酮、苯丙胺类、阿片类、苯二氮卓类。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存在药物滥用现象,除传统偷吸海洛因外,苯丙胺类、苯二氮卓类等是常用的精神活性物质;氯胺酮尿检阳性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无相关性。
2012年05期 v.2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孙荣贵;
目的分析兴化市近5年乙型肝炎发病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兴化市2007-2011年报告乙型肝炎病例2 501例,年均发病率为33.98/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以20~59岁年龄组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无明显季节性。结论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所占比例较高,应巩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成果,扩大乙肝疫苗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先导作用,有效控制乙肝疫情。
2012年05期 v.23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程洁;罗艳;陈树昶;李西婷;李欣;丁建明;许珂;曹承建;
目的了解男男性工作者(money boys,MB)生存状况,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方式,在MSM志愿者帮助下,募集10名MB进行一对一个人访谈。结果 MB年龄多在20~26岁间,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均未婚和来自外地;平均月收入约4 000元;最关心和最常谈论的话题是如何挣钱,如何招揽生意及玩耍等;MB之间在待客经验、安全套使用及防病知识等方面交流较少;以同性恋者为主,多数有结婚的打算;约20%的MB同时为男性和女性提供性服务,性服务方式主要包括肛交、口交和手淫;口交普遍不使用安全套,约20%的MB在最近1个月肛交活动中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MB中吸食新型毒品的比例较高。结论 MB存在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是传播的桥梁人群。
2012年05期 v.23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亚斌;张翔;朱中奎;潘龙;于明润;
目的分析泰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2010—2011年连续通过同伴推荐和互联网发布研究信息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IV、梅毒和丙肝抗体。结果共调查MSM 211人,检出21例HIV感染者、25例梅毒感染者和1例丙肝感染者。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无保护性的性行为,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商业性服务情况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9%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注射毒品者两年分别为0和2.3%。艾滋病知晓和干预覆盖情况和近一年参加过HIV检测且知道检测结果者,两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州市MSM人群HIV和性病感染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且HIV检测率偏低,急需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2012年05期 v.2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曹忠;王新生;马平;
目的了解南通市志贺菌菌型变迁趋势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防治菌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型别鉴定采用血清玻片凝集、生化反应及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15年间共上送志贺菌97株,1997—2004年44株志贺菌均为B群,分布于10个亚型,以福氏2a(29.5%)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福氏1c(18.2%);2009—2011年53株志贺菌中,A群1株;B群29株,分布于3个亚型;D群23株,以宋内氏Ⅰ相(35.8%)为主。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的高敏感率分别为64.6%和67.7%;期间共报告两起菌痢暴发疫情,均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暴发菌型为福氏5b和福氏2b。结论南通市志贺菌流行菌型仍以福氏为主,菌型变化不大。
2012年05期 v.23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旭峰;
目的了解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兴市2006-2011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4.84/10万,呈下降趋势;6-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7.41%;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宜兴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和农民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应重点防范暴发疫情的发生。
2012年05期 v.2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丁小磊;陈敏;潘红星;施晓平;
目的对江、浙、沪疾控系统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采用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标准化四分位距(NIQR)为变动性度量值(目标标准偏差)。本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按分割水平设计样品对,对测定结果分别计算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和实验室内Z比分数(ZW)。结果本次比对试验50个实验室,结果满意率为72%、不满意率为28%。两个小组的检测结果具有相似的满意率和不满意率,可疑率都为零。结论实验室间比对能有效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质量控制,对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012年05期 v.2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润;李放;刘运明;荣维广;
目的了解江苏省内生产和销售的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化合物的残留量现状,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集苏南、苏北共10个市(县)生产和销售的4类30份样品,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检测15种PAEs类化合物的残留量。结果 1份方便面调味油包检出DEHP和DBEP,含量分别为3.92mg/kg和5.59mg/kg,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PAEs类化合物。结论所检测食品较为安全,但应加强食品及包装材料监管,定期进行抽样检测。实验空白值对结果影响较大,应加强背景控制。
2012年05期 v.2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余群;张慧东;
目的了解两种常见餐具清洗方法对阴离子洗涤剂的清除效果。方法对清洗后圆碗中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量进行测定,比较清洗效果。结果圆碗经过2次漂洗或冲洗,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量均能确保达到《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相同清洗次数下,漂洗组中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量结果要低于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漂洗和冲洗两种清洗方法对餐具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清除效果明显,漂洗方法对餐具中阴离子洗涤剂清除的效果好于冲洗方法。
2012年05期 v.2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蒋红进;
目的了解热解吸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芳香烃化合物时,解吸后气体温度的稳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DB-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样品,并对作为吸附管的玻璃注射器采取恒温措施,使用气体阀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芳香烃类化合物测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9,相对标准偏差均<3.0%。结论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多种芳香烃类化合物时,保持热解吸后的气体温度的相对恒定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012年05期 v.23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