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专题论著

  • 无锡市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张轩;成浩;冯微宏;缪小兰;顾静;

    目的:调查无锡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关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加上艾滋病相关条目作为调查问卷,对208例HIV/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HIV/AIDS患者SF-36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平均得分为53.2±5.9和50.0±11.8;文化程度、工作状况、CD4+T细胞计数、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社会支持等因素,对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艾滋病问题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针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加强关怀与干预工作。

    2011年06期 v.2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31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徐晓琴;胡海洋;丁萍;还锡萍;羊海涛;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现状,探讨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的处置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省2010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31例职业暴露个案,其中针刺21例,抓咬伤7例,皮肤伤口暴露1例,黏膜暴露的有2例;21例发生在医疗保健机构,1例发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例发生在公安司法系统;暴露后18例立即进行规范的紧急局部处理,9例仅进行了简单的局部冲洗,4例未进行任何紧急局部处理,30例采用了基本用药程序,1例采用了强化用药程序。31例随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但要加强防范,以防HIV感染。

    2011年06期 v.22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江苏省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与转归队列分析

    虞浩;陆伟;周扬;范本达;

    目的:分析江苏省近年来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根据江苏省2006年~2010年各类结核病登记报表和网络专报数据,对病例的发现及治疗转归进行队列分析。结果:全省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从2006年的65.57/10万,降为2010年的54.34/10万;涂阳登记率从2006年的39.20/10万,降到2010年的33.71/10万;新涂阳登记率从2006年的31.75/10万,降到2010年的28.88/10万。近5年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超过规划要求的85%水平。结论:2006年~2010年江苏省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1年06期 v.2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2009年张家港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刘萍;张绍艳;陈新峰;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2006年~2009年恶性肿瘤流行特点及发病趋势,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2009年期间张家港市恶性肿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2009年张家港市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278.18/10万,其中男性为332.20/10万,女性为225.21/10万。胃癌、肺癌和肝癌连续4年居恶性肿瘤发病前3位,胃癌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5岁发病率迅速上升。结论:张家港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45岁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工作。

    2011年06期 v.22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宿迁市间日疟发病季节变化

    陈晓军;凌莉;王伟明;

    目的:分析宿迁市2003年~2009年度疟疾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防制疟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直报管理系统中宿迁市间日疟疫情资料,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宿迁市间日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3年~2009年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16日,高峰日最早出现的是2009年,为7月25日,最晚出现的是2006年,为9月14日,二者相差50d。结论:宿迁市间日疟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8月份。

    2011年06期 v.22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扬中市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田燕;张杰;缪海川;

    目的:了解扬中市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城乡各100名居民,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人群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59.94%,干预后为7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干预后扬中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应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干预。

    2011年06期 v.22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家港市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新峰;于颖慧;徐正龙;

    目的:了解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当地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问卷调查。结果:全量表得分显示,受调查的285名学生中有1.8%的存在心理障碍,其中有学习焦虑的占53.7%,自责倾向的占18.4%,过敏倾向的占16.5%,身体有症状的占16.2%,对人焦虑的占10.3%。除孤独倾向外,女生MHT各分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男生;住宿生的学习焦虑和孤独倾向水平均高于走读生;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全量表分均呈现出随成绩提高而不断下降的趋势;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MHT各分量表(除自责和恐怖倾向外)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父母对子女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与MHT各分量表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尤其是与学生的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联系程度最为密切。结论: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需要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2011年06期 v.2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胡莹;陆培善;邓秀英;刘元宝;马福宝;陶红;

    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现状,对其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正常人群麻疹IgG抗体并计算阳性率。结果:2009年共监测5 075份标本,阳性率93.69%,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66,P<0.01)。不同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51.97,P<0.01)。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发生大范围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个别地区个别年龄组仍有阳性率偏低现象,应注意加强免疫。

    2011年06期 v.2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地区正常成年人919例跟骨超声骨密度的研究

    杨君;茆文革;朱宝立;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正常成年人群跟骨骨密度(BMD)的分布规律和骨量丢失情况,初步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韩国SONOST3000超声BMD度测量仪,测量年龄20~65岁的正常成年人跟骨BMD。结果:两性的骨量指标SOS、BQI、T-Score在20~30岁之间达到高峰,之后均开始下降,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女性骨量丢失速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江苏地区正常人群跟骨超声BMD测量值与年龄、地域有显著的相关性。使用定量超声技术获得江苏地区男、女正常人群跟骨超声BMD参考值范围,对骨质疏松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2 20-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南京市居民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相关性研究

    唐游春;邢光红;洪忻;徐斐;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居民体力活动的现状及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地区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住人员。结果:调查人群中从事不太活动、轻度、中度和重度体力活动的分别占19.0%、40.3%、31.3%和9.4%,在地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和职业分布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1)。超重和肥胖占44.8%,现患率分别为33.0%和11.8%;经多因素调整后,与不太活动者相比,中度、重度体力活动者罹患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44.5%和33.7%(调整优势比分别为:OR=0.555,95%CI=0.423~0.729和OR=0.663,95%CI=0.457~0.960);中度、重度体力活动者中超重的现患率虽然也低于不太活动者,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南京地区居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负相关。体力活动是保护因素。

    2011年06期 v.22 2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

    蔡泽瑜;胡道行;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疾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率为40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10/10万,期望寿命79.71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减寿率(PYLLR)顺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78%,是导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防治疾病。

    2011年06期 v.2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治

  • 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状况分析

    赵宗亚;陈海;张军侠;李成菊;华红梅;田更;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状况。方法:检测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结果:人群HBsAg阳性标化率4.94%,Anti-HBs阳性标化率29.78%。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控制乙肝流行、降低人群HBsAg阳性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1年06期 v.2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如皋市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李小学;何建梅;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疫情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0年如皋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941例,年平均发病率104.14/10万,其中2009年为110.43/10万,2010年为98.22/10万。发生聚集性病例26起,重症病例9例,无死亡病例。病例平均病程6.99d,呈散在分布,6、9月各有一个发病高峰;男女病例比为1.55∶1,5岁以下病例占96.97%。EV 71检出率33.94%,CoxA 16检出率31.19%,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9.17%。结论:应针对手足口病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2011年06期 v.22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家港市2008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陆明霞;黄莉芳;

    目的:分析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有效防控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张家港市自然人群血清样本1 1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8.08%,其中接种麻疹疫苗人群和本地人群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7%和91.83%。IgG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836.65;其中抗体IgG滴度水平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岁组和3岁组人群,分别为1∶51.03和1∶2 141.90。结论:目前张家港自然人群中婴儿母传抗体不足,婴儿和部分成人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应加强对其免疫接种工作。

    2011年06期 v.2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仪征市2006年~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余在逻;

    目的:了解仪征市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2010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以来仪征市乙型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5年平均发病率为29.3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0~55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发病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无明显季节性高峰。结论:应加大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力度。

    2011年06期 v.22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泗阳县2010年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韩奎;

    目的:了解泗阳县孕产妇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泗阳县423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7.3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1%。结论:艾滋病在该县孕产妇人群中呈低流行状况,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断母婴传播的发生,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慌和歧视。

    2011年06期 v.22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59名男男性行为者HIV/梅毒感染监测分析

    朱晨;陆虹;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HIV/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259名受调查者,HIV阳性率13.90%,梅毒阳性率25.10%。6个月内发生过肛交性行为者占48.3%,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23.2%,有时使用者占39.2%。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占35.5%,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55.4%,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25.0%。结论:监测目标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强干预工作。

    2011年06期 v.22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拉萨市1997年~201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梁素芳;张肃;周永林;

    目的:分析拉萨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拉萨市1997年~2010年艾滋病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拉萨市艾滋病阳性发现和报告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和藏族比例呈快速增长,病例主要集中在市区,但有逐渐向农牧区蔓延之势。结论:拉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针对流行范围和人群不断扩散的特点,加大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阻断其传播。

    2011年06期 v.2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市铜山区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流行病学分析

    尹玉清;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及母乳喂养在艾滋病垂直传播中的危险性。方法:对铜山区1998年~2008年29例因受血感染艾滋病母亲感染期间生育史和所生儿童HIV感染状况做回顾性调查。结果:29例HIV阳性母亲所生33例婴幼儿中有6例感染HIV,垂直传播发生率为18.18%,其中18例是产后输血感染HIV,其所生育的18例活产婴幼儿有2例感染HIV,单纯因母乳喂养造成的垂直传播发生率为11.11%。结论:徐州铜山地区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接近于发达国家报道水平。单纯母乳喂养因素造成的垂直传播发生率低于有关报道。

    2011年06期 v.2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例RPR阴性TPPA阳性的二期梅毒病例报告

    邰平;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且时显时隐,病程较长,而且,梅毒也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目前对梅毒的血清学检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

    2011年06期 v.22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食品卫生

  • 钠钾饮食干预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沙文彪;沈进进;明恒泰;陈平;陈月平;刘春桃;吴卫兵;曹杰;

    目的:验证钠钾饮食干预对人体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在18~60岁,血压正常或者1期高血压的人员为研究对象。测量基础血压后,所有干预对象免费集中饮食21d,包括:低钠饮食1周,每天3g氯化钠;高钠饮食1周,每天18g氯化钠;口服补钾和高钠饮食联合干预1周,每天18g氯化钠和4.5g氯化钾。在每个干预阶段的最后1d,使用随机零点血压计测量3次血压。结果:低盐干预时收缩压比基础血压平均下降9.15mmHg,舒张压下降4.93mmHg;高盐干预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上升,但未达到基础血压的水平;高盐补钾干预时收缩压比高盐阶段平均下降3.37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0.38mmHg。检出24名盐敏感者,检出率为31.58%。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干预阶段的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干预阶段的两两对比显示,收缩压除基础与高盐阶段外,舒张压除高盐与高盐补钾阶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钠摄入过多和缺钾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低盐饮食和增加钾的摄入能够降低血压水平。

    2011年06期 v.2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镇江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许金凤;王抒倩;

    目的:进一步提高镇江市餐饮服务行业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全市宾馆、饭店、学校食堂、超市等单位的高风险食品、餐饮具、生活饮用水样品,按《2010年江苏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要求进行检测和评价。检验项目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限生食水产品)、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限生活饮用水)。结果:共抽检248份样品中,合格186份,合格率为75.0%,其中高风险食品150份,合格88份,合格率为58.7%。高风险食品中的生食水产品合格率最低,合格率为12.5%,其次为熟肉、盒饭,合格率分别为32.0%和43.8%。结论:镇江市餐饮服务总体卫生状况一般,高风险食品合格率较低,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况,提示应加强餐饮服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建邺区2007年~2011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姚青霄;陈元爱;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方法:2007年~2011年共抽查居民家中食用碘盐1 485份,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9.87%,碘盐合格率98.72%,合格碘盐食用率98.59%,盐碘中位数为32.00mg/kg,变异系数为17.66%。结论:建邺区居民食用碘盐含碘量符合国家规定,仍应不断加强碘盐的监督管理,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2011年06期 v.2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沿海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吴俊;张庆兰;王培桦;尚莉;何颖霞;

    目的:了解江苏省沿海地区赣榆县等4个县(区)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对近15天内未曾服用富碘药物的6~12岁儿童、>12岁儿童和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测定尿碘。以尿碘值×每天平均排尿量作为推算的碘摄入量,以WHO推荐的碘摄入量作为评估标准。结果:调查的6~12岁儿童、>12岁儿童和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3类人群,推算的碘摄入量均高于WHO推荐碘摄入量。但仍有10.2%的居民家中食盐碘含量<5mg/kg。结论:江苏省沿海地区赣榆县等4个县(区)基本上达到消除碘缺乏病(IDD)标准,但仍有一定比例人群碘摄入量不足。

    2011年06期 v.2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分析

    沈赟;马恺;符晓梅;乔昕;王燕梅;

    目的:了解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微生物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27.03%,对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嘧啶耐药率均超过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61.54%,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可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2011年06期 v.22 4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环境卫生

  • 2010年如皋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张莉;

    目的:了解如皋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农村集中式水厂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水质合格率,丰水期为71.58%,枯水期为63.16%;以地表水为水源的78.91%,以地下水为水源的43.55%。水质微生物合格率采用液氯消毒的为94.19%,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为92.31%。结论:如皋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偏低,尤其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应加强水源净化及水质消毒工作,增加水处理设施。

    2011年06期 v.2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扬州市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

    韩小亮;姚庆兵;

    目的:了解扬州市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扬州市5个市(县)区422个农村水厂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扬州地区农村水厂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75.7%,枯水期为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浑浊度、锰和细菌菌落总数。结论:应加强对扬州农村地区水厂水质的监督与监测,并适当扩大区域供水范围,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2011年06期 v.2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职业卫生

  • 某醋酸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与评价

    徐小林;

    <正>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醋酸,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纺、医药、染料等行业。为了解和掌握该企业职业危害情况,受企业委托,对其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2011年06期 v.22 4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儿少妇幼卫生

  • 无锡市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仲晓芸;徐炜;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现场进行视力检测。结果:2 0453名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为38.3%,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27.7%、88.7%,男、女生分别为37.3%、39.4%,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应针对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问题,采取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2011年06期 v.2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毒理与检验

  • 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蔡芹;周美荣;王婧;何翔宇;

    目的:探讨食品中铝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质控样品对干法灰化和微波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铝含量在0.50μg~7.50μg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2,干法回收率为87.0%~92.8%,微波消解法回收率为90.0%~96..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0.85%。结论: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可作为食品中铝含量测定的参考方法;微波消解法操作简化,省时省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1年06期 v.2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冷冻饮品细菌学检测两种预处理方法结果比较

    张建新;

    目的:改进冷冻饮品细菌学检测预处理方法。方法:比较国标法和改进法预处理检样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中改进法为直接取检样25g置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均质瓶1∶10均匀稀释。结果:检测84份冷冻饮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国标法合格率为69.05%,改进法合格率为72.62%,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检测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检样细菌实际污染程度,且操作规范、简便。

    2011年06期 v.2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售米酒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测定

    王军;张勇;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米酒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过简单处理后,用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一次性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4.6×150mm)(5u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体积比5∶9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定量。结果:该方法对3种添加剂分离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46%,回收率为97.4%~102.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一次性检测3种添加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2011年06期 v.2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与执法

  • 连云港市美容医疗机构执业现状调查

    严书棣;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美容医疗机构的执业现状,促进医疗美容市场的健康发展。方法:按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全市16家美容医疗机构总体合格3家,合格率为18.8%。其中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和抢救设备3个项目医疗机构内医疗美容科显著好于美容诊所。结论:为提高本市美容医疗机构合格率,应采取法制宣传、强化监管、健全规章制度、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针对性措施。

    2011年06期 v.22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生命统计

  • 2010年如东县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

    徐忠琴;张爱红;

    目的:了解2010年如东县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确定居民主要死因,并对前5位死因的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亡率为956.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5 771.50人年,PYLL‰为10.8‰;AYLL为1.9年/人。前5位PYLL‰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如东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损伤和中毒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2011年06期 v.22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响水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其减寿分析

    郜晓智;朱成刚;

    目的:了解响水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其居民减寿情况。方法:应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潜在工作损失和潜在价值损失对响水县居民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响水县居民死亡率和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596.30/10万和176.29/10万;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在YPLL、WYPLL分析中前3位均为肺癌、肝癌、食管癌,YPLL第4位是胃癌,WYPLL第4位是白血病;校正VYPLL为正值的有肝癌、白血病、乳腺癌和宫颈癌。结论:恶性肿瘤为响水县居民主要死因,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对减少早死、保护劳动力有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某医院近10年医疗服务质量

    刘敏;于红;

    <正>医疗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系统,运用适当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1]。综合指数法是以各种指标的实际值和计划值为基础,通过计算两者的比率,将

    2011年06期 v.2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2010年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分析

    张越;

    目的:了解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04年~2010年本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35起,发病/中毒998例,死亡38例。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18起,非法定报告传染病8起,食物中毒事件6起,其他事件共3起。地区分布前三位为淮阴区、涟水县和楚州区;时间分布中,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集中在4~5月,食物中毒事主要发生在9~10月;发生地点半数以上在学校或幼托机构,并以乡镇小学为主。结论: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和其他中毒,应重点加强对学校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2011年06期 v.2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层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规范处置知识知晓情况

    李靖;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省内3个狂犬病监测点15个规范化处置门诊,调查相关医务人员61人。结果:基层相关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知识总体合格率为78.69%,其中暴露后相关知识为85.25%,再次暴露后相关知识65.57%。结论:江苏省基层相关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知识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知识薄弱点,必须继续强化培训。

    2011年06期 v.2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靖江市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

    浦银;钱卫娟;邵婷;

    目的:了解靖江市流动人群的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469男性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4.22%;最近1年有过商业性性行为的36.72%,有临时性伴的19.11%,有过同性行为的2.23%。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商业性性行为时为81.57%;临时性行为时为57.14%。未检出HIV抗体阳性。结论:靖江市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有一定自我保护意识。

    2011年06期 v.22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苏敏;杨娟;姚志扬;张学军;朱鸿儒;周春霞;

    <正>三聚氰胺属化工原料,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和食品添加剂。长时间服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可导致血尿、肾盂积水或输尿管扩张,甚至引起肾功能异常。2008年我国发生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之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相关检测标准。现将目前报

    2011年06期 v.2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程晓宏;缪进;

    <正>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1999年制定的肝癌分期标准,把肝癌分为Ⅰ期(早期)、Ⅱ期(中期)、Ⅲ期(晚期)。Ⅰ期又称亚临床肝癌,一般并无症状和体征的表现,健康状态与常人无异,多为偶然发现或者在高危病人群的检查中发现。医学界认为亚临床肝癌是肝癌治疗

    2011年06期 v.2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