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专题论著

  • 江苏地区2008年~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袁宝君;戴月;符晓梅;乔昕;沈贇;王燕梅;

    目的:主动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食物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并作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8年和2009年分别监测了江苏8个监测点的生畜禽肉、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各类样品764件和1 071件。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9%和2.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6.5%和5.0%;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5.9%和7.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6%和5.0%;大肠杆菌O157:H7检出1株,检出率0.3%(2009年);阪崎肠杆菌检出率5%(2008年);空肠弯曲菌未检出。70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型鉴定,分离出8种血清型,主要是里定沙门菌、鸭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江苏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而市场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2010年04期 v.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2 ]
  • 江苏地区2008年~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袁宝君;戴月;符晓梅;乔昕;沈贇;王燕梅;

    目的:主动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食物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并作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8年和2009年分别监测了江苏8个监测点的生畜禽肉、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各类样品764件和1 071件。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9%和2.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6.5%和5.0%;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5.9%和7.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6%和5.0%;大肠杆菌O157:H7检出1株,检出率0.3%(2009年);阪崎肠杆菌检出率5%(2008年);空肠弯曲菌未检出。70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型鉴定,分离出8种血清型,主要是里定沙门菌、鸭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江苏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而市场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2010年04期 v.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9年食源性肠道疾病负担调查

    戴月;袁宝君;罗亚洲;

    目的:掌握江苏省食源性肠道疾病发病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常州、南京、徐州等8个市哨点医院和社区人群中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研究。结果:江苏省发生食源性肠道疾病的病人就医者仅占41.5%,在就医的病人中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的占65.8%,培养确诊病例为6.5%,江苏省2009年食源性肠道疾病的真正负担是201 021个病例。结论:食源性肠道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卫生问题。

    2010年04期 v.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江苏省2009年食源性肠道疾病负担调查

    戴月;袁宝君;罗亚洲;

    目的:掌握江苏省食源性肠道疾病发病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常州、南京、徐州等8个市哨点医院和社区人群中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研究。结果:江苏省发生食源性肠道疾病的病人就医者仅占41.5%,在就医的病人中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的占65.8%,培养确诊病例为6.5%,江苏省2009年食源性肠道疾病的真正负担是201 021个病例。结论:食源性肠道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卫生问题。

    2010年04期 v.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南京市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药物残留状况调查

    沈赟;符晓梅;乔昕;王燕梅;马恺;倪云龙;袁宝君;

    目的:调查南京零售牛乳制品中添加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的比例。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检测。结果:10个品牌的乳制品样品中共有5个品牌检出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到50.0%;同一品牌的不同样品中,检出率在12.5%~33.3%之间。结论:南京市乳制品中不仅检测到β-内酰胺酶,且添加率较高,应当采取措施杜绝β-内酰胺酶在乳制品中的使用。

    2010年04期 v.2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药物残留状况调查

    沈赟;符晓梅;乔昕;王燕梅;马恺;倪云龙;袁宝君;

    目的:调查南京零售牛乳制品中添加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的比例。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检测。结果:10个品牌的乳制品样品中共有5个品牌检出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到50.0%;同一品牌的不同样品中,检出率在12.5%~33.3%之间。结论:南京市乳制品中不仅检测到β-内酰胺酶,且添加率较高,应当采取措施杜绝β-内酰胺酶在乳制品中的使用。

    2010年04期 v.2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秦淮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分析

    李珺晔;莫宝庆;胡春艳;王萍;

    目的:了解南京市秦淮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对老年、中年和青年居民的三餐能量分配、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蛋白质的来源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居民早餐能量摄取及供能比高于青年男性居民,而晚餐则相反,晚餐供能比例也低于中年居民,但零食供能比却高于中年居民;老年女性居民零食能量摄取量及供能比、蛋白质供能及供能比例、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量及比例均明显低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居民。晚餐供能比超过40%者,老年男性居民的比例明显低于青年男性。老年女性居民早餐供能比低于25%的比例明显低于青年和中年女性,而老年男性居民高达70%以上。脂肪供能比例超过30%以上者,老年男性居民明显低于青年男性居民,而老年女性居民却明显高于青年女性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下老年女性明显多于中年女性居民。结论: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尚待改善。

    2010年04期 v.2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秦淮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分析

    李珺晔;莫宝庆;胡春艳;王萍;

    目的:了解南京市秦淮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对老年、中年和青年居民的三餐能量分配、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蛋白质的来源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居民早餐能量摄取及供能比高于青年男性居民,而晚餐则相反,晚餐供能比例也低于中年居民,但零食供能比却高于中年居民;老年女性居民零食能量摄取量及供能比、蛋白质供能及供能比例、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量及比例均明显低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居民。晚餐供能比超过40%者,老年男性居民的比例明显低于青年男性。老年女性居民早餐供能比低于25%的比例明显低于青年和中年女性,而老年男性居民高达70%以上。脂肪供能比例超过30%以上者,老年男性居民明显低于青年男性居民,而老年女性居民却明显高于青年女性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下老年女性明显多于中年女性居民。结论: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尚待改善。

    2010年04期 v.2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ATP结合盒转运子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刘巧;汪华;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1(ATP-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1,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关系。方法:全面检索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7个研究,累计病例1 349例,对照1 389例。各研究间经齐性检验后未发现发表偏倚和明显异质性,合并的(RK+KK)基因型/RR基因型的OR值为0.80(95%CI为0.68~0.94)。结论: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保护因素。

    2010年04期 v.2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TP结合盒转运子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刘巧;汪华;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1(ATP-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1,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关系。方法:全面检索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7个研究,累计病例1 349例,对照1 389例。各研究间经齐性检验后未发现发表偏倚和明显异质性,合并的(RK+KK)基因型/RR基因型的OR值为0.80(95%CI为0.68~0.94)。结论: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保护因素。

    2010年04期 v.2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钱慧敏;庄菱;董晨;周璐;谈钟鸣;鲍倡俊;汤奋扬;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K-B法确定药物敏感性。结果:4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344株,其中F2a占36.16%;宋内氏志贺菌150株,鲍氏志贺菌4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73.69%,其次为四环素(72.89%),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58.23%的志贺菌对9种抗生素中的5种以上具有耐药性。两年中志贺菌对大部分常用药物抗性都有所增加。结论:2008年~2009年江苏省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宋内氏志贺菌检出率显著升高;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2010年04期 v.2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钱慧敏;庄菱;董晨;周璐;谈钟鸣;鲍倡俊;汤奋扬;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年~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K-B法确定药物敏感性。结果:4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344株,其中F2a占36.16%;宋内氏志贺菌150株,鲍氏志贺菌4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73.69%,其次为四环素(72.89%),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58.23%的志贺菌对9种抗生素中的5种以上具有耐药性。两年中志贺菌对大部分常用药物抗性都有所增加。结论:2008年~2009年江苏省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宋内氏志贺菌检出率显著升高;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2010年04期 v.2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7年~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吴斌;王慎骄;孟繁岳;李亮;祁贤;祖荣强;汤奋扬;

    目的:了解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2009年全省HFRS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设立固定监测点,调查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人群抗体阳性率。结果:2007年~2009年全省报告HFRS病例739例,平均发病率为0.32/10万,且以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春季和秋冬季各有一发病高峰,苏北秋冬峰病例占其发病总数的70.97%,且病例数有增多的趋势,苏南春峰占其发病总数的56.36%。混合鼠密度及优势鼠种密度均呈下降趋势,混合带病毒鼠指数在0.0073~0.0207间波动,一般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2.84%。结论:江苏省2007年~2009年HFRS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苏北和苏南流行特征明显不同,苏北部分城市疫情有上升趋势,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2010年04期 v.2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7年~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吴斌;王慎骄;孟繁岳;李亮;祁贤;祖荣强;汤奋扬;

    目的:了解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2009年全省HFRS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设立固定监测点,调查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人群抗体阳性率。结果:2007年~2009年全省报告HFRS病例739例,平均发病率为0.32/10万,且以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春季和秋冬季各有一发病高峰,苏北秋冬峰病例占其发病总数的70.97%,且病例数有增多的趋势,苏南春峰占其发病总数的56.36%。混合鼠密度及优势鼠种密度均呈下降趋势,混合带病毒鼠指数在0.0073~0.0207间波动,一般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2.84%。结论:江苏省2007年~2009年HFRS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苏北和苏南流行特征明显不同,苏北部分城市疫情有上升趋势,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2010年04期 v.2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治

报道与交流

结核病防治专栏

食品卫生

环境卫生

职业卫生

消毒与杀虫

儿少妇幼卫生

毒理与检验

生命统计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卫生监督与执法

综述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