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专题论著

  • 新型静电场采样器采集流感病毒研究

    甄世祺;张惠力;周明浩;陈晓东;尹立红;陈连生;要茂盛;

    目的:研究新型静电场采样装置采集空气中流感病毒的效率。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产生病毒气溶胶,使用新型静电场采样器采集并用QPCR方法检测收集液中病毒的浓度,与原液中病毒浓度比较。结果:静电场采样装置对流感病毒的采样效率可以达到26%。结论:新型的静电场器可以用于采集空气中病毒,并可以通过改进提高采集效率。

    2010年03期 v.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嗜肺军团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琦;陈晓东;张宝莹;钱乐;司朝宗;张秀珍;甄世祺;刘凡;陈连生;

    目的:建立嗜肺军团菌mip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rimer Express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质粒标准品、嗜肺军团菌、非嗜肺军团菌及其他菌株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最后采集环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嗜肺军团菌呈现阳性结果,而非嗜肺军团菌及其他菌株均为阴性结果。检测灵敏度达293copies/μl;重复性较好,Ct值变异系数较小;检测的12份环境样本中5份阳性。结论:该方法快速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适于外环境嗜肺军团菌污染调查及应急事件的快速检测。

    2010年03期 v.21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应用rep-PCR微生物源方法追踪夏秋季桂五水库粪便污染来源

    李伟伟;陈晓东;顾玲;丁震;汪华;

    目的:应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微生物源追踪方法,追踪夏秋季江苏桂五水库的粪便污染来源追踪。方法:采集已知来源的人和动物粪便标本以及夏秋两季水样标本,分离并确认指示菌大肠杆菌,以BOXA1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用Bionumerics4.0软件对rep-PCR基因指纹图进行判别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并计算各源种类的正确归类率。结果:10、5、3和2分类法平均正确归类率分别为68.13%、74.76%、82.36%和86.03%。判别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rep-PCR基因指纹图能将已知源不同来源指示菌区分开。水样中主要粪便污染来源为人、鸡和牛。结论:建立的rep-PCR微生物源追踪方法能较好地区分水体中指示菌的不同来源,水体标本监测显示桂五水库粪便污染来源种类多,其中人、鸡和牛相对较多,提示应对桂五水库地区加强人、家禽和家畜动物粪便的无害化管理。

    2010年03期 v.2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及态度相关性研究

    何晓燕;赵国秋;严园;曹日芳;鲁一成;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情况,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临安市6所中学6个年级36个班共16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结果:1693名学生中有440人(26.0%)曾经有过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的440人中46人(10.5%)有过自杀未遂行为。1693名学生中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持肯定或理解态度的学生分别占7.3%、26.4%、56.5%和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以及对安乐死的态度是产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自杀意念在临安市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支持者不在少数,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应以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为主。

    2010年03期 v.2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人群乙型肝炎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王华;江伟;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1994年~2008年国内有关乙型肝炎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到乙型肝炎危险因素的文献11篇,经异质性检验,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OR值的合并。10个危险因素的合并值分别是无乙肝疫苗接种史7.82、乙肝家族史6.94、注射史4.33、共用剃刀3.58、乙肝患者接触史3.49、在外就餐史2.85、输血史2.36、创伤性美容2.22、口腔诊疗史2.12、手术史2.10。结论:中国人群乙型肝炎主要危险因素是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乙肝家族史、注射史、共用剃刀、乙肝患者接触史、在外就餐史、输血史、创伤性美容、口腔诊疗史、手术史。

    2010年03期 v.2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市售食品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张宏萍;熊海平;汤敏;张伟;赵哲;崔晓燕;

    目的:了解南通市市售食品沙门菌污染状况、菌型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沙门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南通市农贸市场、超市6类372份市售食品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分型、药敏试验。结果:372份市售食品沙门菌的检出率为5.11%,生禽畜肉检出率最高,为12.59%,共检出5个血清型,实验分离到的菌株对头孢类等抗生素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性各有差异,农贸市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市。结论:南通市市售食品沙门菌污染以生禽畜肉为主,菌型以血清型较常见,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农贸市场的污染状况较严重。

    2010年03期 v.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2006年~2008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分析

    陆培善;邓秀英;胡莹;陶红;马福宝;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麻疹血凝抑制(HI)试验对监测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总阳性率为92.44%,GMT为1:22.84。2006年~2008年麻疹抗体阳性率范围波动在89.15%~96.71%之间,抗体效价在1:7.52~1:32.22之间。不同年份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2.03,P<0.01)。结论:江苏省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除0岁组偏低外,其余人群均有保护作用,提示应加强对0岁组人群的保护。

    2010年03期 v.2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食盐加碘前后人群碘营养状况变化分析

    王培桦;张庆兰;尚莉;陈智高;何颖霞;周永林;张婧婧;季莉莉;陈晓东;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盐加碘前后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为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与措施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95年~2009年间江苏省开展的7次省级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从1995年的不足100μg/L(为85μg/L)上升至1999年的最高点(406.6μg/L),至2005年调整回落到243.5μg/L,2009年重新上升至325.3μg/L;盐碘含量均值随着国家食盐加碘浓度的调整而变化,近年来稳定在30mg/kg左右;各次调查尿碘中位数和盐碘均数相关系数r为0.863(P<0.05);以20~50mg/kg计,合格碘盐食用率于2002年起始终保持在94%以上;触诊和B超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分别由17.43%(1995年)、8.75%(1997年)下降至2009年的1.70%和l.00%。结论:江苏省食盐加碘后人群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建议保持运行监测-反馈-调整的碘缺乏病防治机制,补充完善碘缺乏病防治指标体系,增加特需人群碘营养监测。

    2010年03期 v.2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治

结核病防治专栏

报道与交流

食品卫生

环境卫生

职业卫生

消毒与杀虫

儿少妇幼卫生

毒理与检验

生命统计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卫生监督与执法

综述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