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论著

  • 昆山市张浦镇农村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王志华;周玲;王洪军;张家为;陆华;庄小丽;徐刚;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昆山市张浦镇2个自然村,于2007年始对社区高血压病例采取规范系统的疾病管理措施,包括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内容。在实施规范管理干预前和1年后,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分别获取被管理病例对于防治高血压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资料。结果:干预后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55.94%~90.91%)显著高于干预前(44.11%~75.21%)(P<0.05)。干预后总知晓率(24.72%)高于干预前(17.75%),差异显著(P=0.000)。干预后接受降压药物治疗(92.28%)、饮食限盐(59.28%)、限酒或不饮酒(89.82%)及心理平衡(68.26%)比例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前后参加体力活动、戒烟或不吸烟及定期主动监测血压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农村社区开展针对性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群体接受综合性规范治疗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具有一定作用。

    2009年01期 v.2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昆山市张浦镇农村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王志华;周玲;王洪军;张家为;陆华;庄小丽;徐刚;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昆山市张浦镇2个自然村,于2007年始对社区高血压病例采取规范系统的疾病管理措施,包括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内容。在实施规范管理干预前和1年后,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分别获取被管理病例对于防治高血压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资料。结果:干预后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55.94%~90.91%)显著高于干预前(44.11%~75.21%)(P<0.05)。干预后总知晓率(24.72%)高于干预前(17.75%),差异显著(P=0.000)。干预后接受降压药物治疗(92.28%)、饮食限盐(59.28%)、限酒或不饮酒(89.82%)及心理平衡(68.26%)比例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前后参加体力活动、戒烟或不吸烟及定期主动监测血压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农村社区开展针对性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群体接受综合性规范治疗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具有一定作用。

    2009年01期 v.2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ALB/c和ICR小鼠用于局部淋巴结试验的研究

    刘协;吕中明;施伟庆;胡启之;

    目的:探讨BALB/c和ICR小鼠是否可以替代CBA小鼠用于局部淋巴结试验。方法:采用中等强度的致敏物己基肉桂醛(HCA)和强致敏剂2,4-二硝基氯苯(DNCB)作为受试物,用3H-TdR法对BALB/c和ICR小鼠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品系小鼠对溶剂AOO反应均较低,给予HCA和DNCB后BALB/c小鼠反应与CBA小鼠接近,ICR小鼠对DNCB的反应与BALB/c相似,但对HCA的反应低于BALB/c小鼠。EC3值分别为15.36%和7.41%。结论:两种小鼠均可以用于上述两种致敏物的LLNA试验,而以BALB/c小鼠为优。

    2009年01期 v.2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BALB/c和ICR小鼠用于局部淋巴结试验的研究

    刘协;吕中明;施伟庆;胡启之;

    目的:探讨BALB/c和ICR小鼠是否可以替代CBA小鼠用于局部淋巴结试验。方法:采用中等强度的致敏物己基肉桂醛(HCA)和强致敏剂2,4-二硝基氯苯(DNCB)作为受试物,用3H-TdR法对BALB/c和ICR小鼠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品系小鼠对溶剂AOO反应均较低,给予HCA和DNCB后BALB/c小鼠反应与CBA小鼠接近,ICR小鼠对DNCB的反应与BALB/c相似,但对HCA的反应低于BALB/c小鼠。EC3值分别为15.36%和7.41%。结论:两种小鼠均可以用于上述两种致敏物的LLNA试验,而以BALB/c小鼠为优。

    2009年01期 v.2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

    陈梅文;乜金茹;王少康;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改进营养学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卫生学校04级和05级学生共666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问题知晓正确率未达50%,营养学课程开设前学生营养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学生饮食行为大多数较好,但也存在部分不良饮食习惯。结论:针对学生营养知识欠缺和不良饮食习惯,在教授营养学知识的同时,采用不同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行为转变,达到言行的统一。

    2009年01期 v.2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

    陈梅文;乜金茹;王少康;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改进营养学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卫生学校04级和05级学生共666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问题知晓正确率未达50%,营养学课程开设前学生营养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学生饮食行为大多数较好,但也存在部分不良饮食习惯。结论:针对学生营养知识欠缺和不良饮食习惯,在教授营养学知识的同时,采用不同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行为转变,达到言行的统一。

    2009年01期 v.2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居民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变化的研究

    左辉;袁宝君;戴月;史祖民;

    目的:掌握江苏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江苏点资料和2007年江苏省营养与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比较5年间江苏居民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采用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标准评价调查对象的超重肥胖情况。结果:5年间江苏省居民超重肥胖率由原来的31.1%上升至43.0%。与2002年相比,2007年苏南、苏北、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率均显著上升(P<0.01)。此外,2007年我省居民超重/肥胖率苏南地区低于苏北地区(χ2=54.83,P<0.0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χ2=105.51,P<0.01)。2007年各年龄组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相应性别居民。14~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幅度居各年龄组之首。结论:超重和肥胖在江苏省居民中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及时加以干预。

    2009年01期 v.2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居民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变化的研究

    左辉;袁宝君;戴月;史祖民;

    目的:掌握江苏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江苏点资料和2007年江苏省营养与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比较5年间江苏居民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采用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标准评价调查对象的超重肥胖情况。结果:5年间江苏省居民超重肥胖率由原来的31.1%上升至43.0%。与2002年相比,2007年苏南、苏北、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率均显著上升(P<0.01)。此外,2007年我省居民超重/肥胖率苏南地区低于苏北地区(χ2=54.83,P<0.0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χ2=105.51,P<0.01)。2007年各年龄组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相应性别居民。14~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幅度居各年龄组之首。结论:超重和肥胖在江苏省居民中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及时加以干预。

    2009年01期 v.2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方法的初步建立

    王燕梅;刘衡川;梁疆莉;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并对样品进行检测。方法:以大豆Lectin基因为内源性基因,以转基因食品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Ca MV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NOS)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使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PCR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并做熔解曲线分析。同时利用该方法对胡萝卜、青豆、玉米、马铃薯等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运用该方法检测8份样品,有4份检出35S基因和NOS基因成分。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出35S和NOS两种转基因成分,简便、快速。

    2009年01期 v.2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方法的初步建立

    王燕梅;刘衡川;梁疆莉;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并对样品进行检测。方法:以大豆Lectin基因为内源性基因,以转基因食品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Ca MV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NOS)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使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PCR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并做熔解曲线分析。同时利用该方法对胡萝卜、青豆、玉米、马铃薯等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运用该方法检测8份样品,有4份检出35S基因和NOS基因成分。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出35S和NOS两种转基因成分,简便、快速。

    2009年01期 v.2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专题调研

  • 江浙粤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比较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组;

    目的:比较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发现存在问题,为完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江浙粤三省卫生年鉴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资料,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江苏省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数量较其他两省多,但江苏疾控机构职工数量的增加较其他两省少;三省疾控在岗职工年龄差别不大。江苏省、市、县三级疾控在岗人员学历构成和职称构成均高于浙粤两省;江浙粤专业构成相似,但江苏省市县级非医学类专业构成居高;江苏现有人员素质综合评分最高,三省新进人员素质综合评分比流出人员和现有人员高,但江苏引进高学历人才力度不如其他两省。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长期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特别要形成年轻化专业队伍,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2009年01期 v.2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浙粤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比较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组;

    目的:比较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发现存在问题,为完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江浙粤三省卫生年鉴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资料,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江苏省每千人口疾控卫生人力数量较其他两省多,但江苏疾控机构职工数量的增加较其他两省少;三省疾控在岗职工年龄差别不大。江苏省、市、县三级疾控在岗人员学历构成和职称构成均高于浙粤两省;江浙粤专业构成相似,但江苏省市县级非医学类专业构成居高;江苏现有人员素质综合评分最高,三省新进人员素质综合评分比流出人员和现有人员高,但江苏引进高学历人才力度不如其他两省。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长期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特别要形成年轻化专业队伍,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2009年01期 v.2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浙粤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资源比较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组;

    目的:为合理利用卫生防病经费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浙粤三省卫生年鉴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2005年与2002年相比,江苏省卫生事业费增加了57.72%,但防治防疫事业费下降了11.37%;浙江省的卫生事业费和防治防疫事业费均增加了1倍多;广东省卫生事业费和防治防疫事业费增加了47.96%、126.47%;②经费投入构成上,江苏和浙江主要疾病预防控制手段,尤其是仪器设备的投入较大(分别为78.08%、60.23%),而广东以房屋投入为主(61.58%)。江苏省公用、经常性业务(包括机构职工人均业务费)和人头经费(包括工资、福利、奖金)远低于其他两省。③三省都以政府财政和上级补助为主,以广东省为最高。但服务收入江苏市县级机构最高。2002年~2003年三省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地区GDP的增长速度,以2003年最高。结论:2001年~2005年江苏省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但对防治防疫事业的投入与浙江、广东相比尚有差距;江苏政府投入主要侧重于硬件和专项经费,经常性业务经费和人头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疾病预防控制进行合理有计划的长效投入。

    2009年01期 v.2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浙粤三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资源比较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组;

    目的:为合理利用卫生防病经费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浙粤三省卫生年鉴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2005年与2002年相比,江苏省卫生事业费增加了57.72%,但防治防疫事业费下降了11.37%;浙江省的卫生事业费和防治防疫事业费均增加了1倍多;广东省卫生事业费和防治防疫事业费增加了47.96%、126.47%;②经费投入构成上,江苏和浙江主要疾病预防控制手段,尤其是仪器设备的投入较大(分别为78.08%、60.23%),而广东以房屋投入为主(61.58%)。江苏省公用、经常性业务(包括机构职工人均业务费)和人头经费(包括工资、福利、奖金)远低于其他两省。③三省都以政府财政和上级补助为主,以广东省为最高。但服务收入江苏市县级机构最高。2002年~2003年三省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地区GDP的增长速度,以2003年最高。结论:2001年~2005年江苏省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但对防治防疫事业的投入与浙江、广东相比尚有差距;江苏政府投入主要侧重于硬件和专项经费,经常性业务经费和人头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疾病预防控制进行合理有计划的长效投入。

    2009年01期 v.2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治

结核病防治专栏

食品卫生

报道与交流

环境卫生

职业卫生

消毒与杀虫

儿少妇幼卫生

毒理与检验

生命统计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卫生监督与执法

综述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