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论著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Ⅱ型志贺毒素A亚单位单克隆抗体S1D8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曾晓燕;焦永军;郭喜玲;吴涛;陈银;史智扬;

    目的:制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Ⅱ型志贺毒素(StxⅡ)A亚单位单克隆抗体,探讨用特异性抗体检测EHEC志贺毒素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制备了EHEC StxⅡA亚单位蛋白-StxⅡA,StxⅡA免疫小鼠制备鼠源单克隆抗体;对获得的抗体S1D8克隆的特异性用Western blot验证;最后用单抗S1D8制备亲和层析柱纯化StxⅡ,用志贺毒素检测试剂盒验证其特异性。结果:成功表达、纯化StxⅡA-GST融合蛋白;从融和的杂交瘤中筛选出一株特异性抗体克隆并命名为S1D8,S1D8在Western blot中可以与StxⅡ的A亚单位特异性结合,用S1D8亲和层析柱从EHEC的培养上清液中纯化了StxⅡ,在胶体金检测试验中StxⅡ阳性。结论:单克隆抗体S1D8的制备为基于毒素分子作为靶分子的EHEC免疫诊断、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8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市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

    王民生;韦凌娅;甄世祺;陆耀良;尹连生;竺丽梅;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对江苏省13所市级疾控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监测预警、现场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卫生应急保障、培训和宣传教育、信息通报和发布等7个方面。结果:各级疾控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基本做好应急技术预案和准备,应急处置体系初步形成,但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经过各级疾控机构的不懈努力;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的应急意识,加强现场处置能力的培训。

    2008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聚氨酯木器漆挥发物暴露对小鼠血细胞的毒性研究

    奚清丽;周伟;顾呈华;施伟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聚氨酯木器漆挥发物对小鼠血细胞的毒性。方法:小鼠暴露于聚氨酯木器漆挥发物环境中,每天2 h,持续28 d后检测各项血液学指标及损伤。结果:暴露组的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浓度下聚氨酯木器漆挥发物暴露对小鼠血液细胞造成抑制,对淋巴细胞具致突变作用。观察到毒性作用的最低浓度值为26 mg/m3。

    2008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流感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李亮;潘浩;鲍昌俊;朱凤才;祖荣强;孟繁岳;张雪峰;潘红星;

    目的:摸清江苏省流感或流感样病例暴发的特征。方法:对流感或流感样病例暴发的时间、地区、人群和暴发规模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情况进行描述。结果:2004年4月~2007年3月度全省共报告流感或流感样病例暴发61起,累计发病8116人,2005年流感暴发强度大。所有事件发生在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4月份。农村地区的暴发起数与发病数均高于城市,暴发事件全部发生在学校。发病数在50人以上的暴发占86.89%。2004年~2006年度,暴发事件采样检测率达95.08%,3年来,H3N2、B、H3N2型先后成为优势循环株。结论:江苏省流感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循环优势株变化频繁,应及时加强对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

    2008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1996年2006年连云港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

    孙东玲;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1996年~2006年连云港市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云港市的HIV/AIDS的流行时间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快速增长的势头日趋明显;三种传播途径并存,82.14%的AIDS感染者年龄集中在20~39岁之间人群,以农民(28.57%)和流动人口(32.14%)为主。结论:应加大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2008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治

报道与交流

结核病防治专栏

食品卫生

环境卫生

职业卫生

消毒与杀虫

儿少妇幼卫生

毒理与检验

生命统计

卫生监督与执法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综述与讲座